连平陂头谢氏以信公墓乌鸦落洋
连平陂头谢氏二世祖丽宝公,与妻子刘氏共生育四个儿子(谢以忠,谢以信,谢以明,谢以洁),其中留居陂头镇和周边地区的以忠公后裔约有两千多人,以信公后裔约有2.5万人,以明公后裔约有一千多人,以洁公后裔失考(其名仅见于刘氏祖婆墓碑)。以信公房人丁兴旺,或许与其葬地有关,以信公被葬在翁源县英村铺石塘镇(今龙仙镇丰山村),坟名叫做“乌鸦落洋”(也写作“乌鸦落阳”),该墓远近闻名,民间流传着当年谢氏先祖与风水先生为以信公寻找真穴及下葬的故事,该风水宝地也曾引发官司纠纷。
民国时,翁源龙仙镇青山村的民俗学家张清水先生曾收集整理一则《乌鸦落阳》, 其文如下——
连平陂头谢家人厚待一位堪舆师(风水先生,地师),天天一同去看山踏地,总没有结果。后来,每次都要从一个山坡进出,主家不去,先生都硬是要去,每回先生都说在那里休息。他独自一人,左端右相,瞧罢山形,脱下一双靴,放在上面。主家起初不在意,后见先生回回如此(一说是以信公把正穴的位置托梦告诉其子谢斌、谢瑛、谢珍),便跑到放靴处蹲身一看,田畴弯抱,山岗环拱,十分难得;回视背底,龙脉婉转,到头穴法天成,实是大器。看罢笑对先生道:
“先生,这里是穴好坟场,怎么天天端相都不对我说呀?”
“是,恭喜你!这穴是主富、主贵兼发族的福地,地名叫乌鸦落阳,放靴处,恰似一对乌鸦……”
“那么,同我主葬呀!”
“只是,这坟是煞师地,恐不利于我呢。”
“已然寻着佳穴,怎能放弃?”
“那末,只好试试看。”地理先生无话可说了。
照牛排注:本文坟墓图片源自谢氏文化网(原谢氏宗亲会),感谢老谢主编!
坟场动工,先生亲自监督,没过多久,墓地外部次第完竣,只差落葬打塚了。先生心知落葬时间将至,便留下一纸遗书,与主家不辞而别。主人发觉时,见先生在遗书上面写着:“头戴铁帽马骑人,鲤鱼上树正时辰。”主人知道这是先生对下葬时辰的暗示,但对这些异象难以理解,只好静观其变。
少顷,天降骤雨,坟旁有几株大树,赶集和过往的人都挤在树下避雨。一个人没带伞和斗笠,恰巧买了一口锅,一时淋身,只得把锅举起来当作伞笠用(所谓“头戴铁帽”)。一个人骑马,这匹母马突然产下一匹小马仔,大雨如注难以前行,此人只好背着马仔过河(一说进厂躲雨,该厂为打以信公坟地临时搭建的茅草屋,所谓“马骑人”)。还有个人在墟市买了一吊鲤鱼,在树下避雨,顺手把鲤鱼挂在树杈上(所谓“鲤鱼上树”)。陂头谢氏见此,恍然大悟,先生所言皆已应验,便即刻点燃鞭炮动土安葬以信公。照牛排考古www.ZhaoNiuPai.com/KaoGu
此时风水先生尚未走远,听见鞭炮声,便倒地而死!谢氏闻讯,把先生葬在以信公墓右侧,春秋二祭一同祭祀,以示感恩。
▲谢以信、曾氏夫妇墓,重修于1986年
▲以信公墓,甲山庚向
▲谢地先生之墓
明朝嘉靖年间,以信公墓周围的翁源本地外姓人看中了“乌鸦落洋”这块风水宝地,说这里是他们的地盘,随后与陂头谢氏闹到韶州府衙,以信公之孙谢孟虎携其长子谢云浩应诉。嘉靖18年(1539年)7月,82岁高龄的孟虎公因为祖坟争讼之事,在韶州府湘江街宁珠家病故,之后重担落在长子云浩公身上。双方各执一词,府衙无从评判,遂叫差役拿来一双用火烧红的铁靴子,说谁能穿上这双靴子,证明此坟就是谁的,对方不敢穿,以信公的曾孙谢云浩将铁靴穿上,当场痛死,对方哑口无言也不敢再追究此事。由于过程比较悲壮,很多翁源人都知道这件事,此后这个地方都被公认为陂头谢氏的祖地,如今在重修的陂头复澈公祠纪念室中供奉着捍卫祖茔而献身的云浩公及另外10位英烈的牌位。此外,陂头谢氏族人还在以信公墓左侧留了一块地给瑛公房,瑛公后裔将谢瑛的妻子李氏安葬于此。
▲为捍卫祖茔而献身的云浩公及另外10位英烈的牌位
▲谢瑛的妻子李氏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