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牛排考古 连平上坪谢氏族谱,连平州志,祠堂考古,乡土文化

1944年和平县的人口贩卖活动

  “广东和平县,目前贩卖人口的生意很发达。在广东忠信到江西定南的路上,有人将孩子十个八个用箩筐担着,贩到别处去卖,也有一个人带好几个年轻女子去卖的。有个理发匠,从今年正月到六月,就卖了四口人,逼死了一口,现在还养一个廿二三岁的年轻女子,等待高价而售。在他已卖的四口人中,只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花一千元成本,其余的都用欺骗方法得来,但每个却都卖三五千、七八千元不等。现在那个女子,据估计要卖两万元。”

1944年和平县的人口贩卖活动.jpg

1944年和平县的人口贩卖活动

  上述报道,刊登在1944年9月22日的《解放日报·大后方简讯》上,照牛排想起颜本敏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文章《抗日战争时期连平“人贩子”活动忆述》。1938年10月广州沦陷、1941年底香港沦陷前后,皆有数以万计的难民流离失所,一大批人贩子趁机发起国难财,他们以极廉价的财物收买、交换乃至诱骗那些饥寒交迫的难民。据说当时只要有人说带他(她)到有吃有住的地方去,便有很多人跟着走。一批批走投无路的妇女和儿童,或“零售”或“批发”,被贩卖到惠州、河源、新丰、连平、和平乃至更偏远的内地山区。

1938年广州沦陷之前夕.jpg

1938年广州沦陷之前夕,几十万广州难民向粤北韶关等地迁徙

  由于人贩子不断地将妇女和儿童卖过来,那些想娶妻或买小孩的人家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人口。据说当年买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只要给人贩子10多石(1石即120斤)稻谷即可。年龄较大、相貌平平的只需七八石稻谷。至于那些40岁以上、生得比较丑陋的妇女,一般二三石稻谷便能买到。由于价钱便宜,那些穷乡僻壤极难娶到老婆的光棍汉由此脱单,农村里家境较好的男人则纷纷纳妾,只要拿出几百斤稻谷就能从人贩子手中买回一二名妇女,既能生儿育女,还能耕田使唤,比常年请长工划算多了。城里更是形成一种无妻娶妻、有妻娶小老婆、有小老婆便买丫环的社会风尚。

  被贩卖来的妇女和儿童遍布粤北城乡,照牛排知道的就有好几个。据说大部分被拐卖的妇女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和虐待,有的虽然受点苦却能随遇而安,有的遇到比较善良的好人家,也有的会被转卖出去。

  1945年抗战胜利,尤其是1949年解放后,人口贩卖现象得到遏制。很多被拐卖者通过报刊或托人寻亲,一旦联系上失散多年的亲人,会陆续回到了广州、香港老家。也有很多因为生育了儿女,夫妻感情又好,而在和平、连平等地安居下来,平时保持与老家亲人通信和往来。

  往期回顾:《抗日战争时韶关疏散对连平的影响

2025年7月21日 | 发布:zhaoniupai | 分类:惠州府志 | 评论:0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