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牛排考古 连平上坪谢氏族谱,连平州志,祠堂考古,乡土文化

1935年连平暴发60年罕见的水灾

  在2022年那篇《连平县历年水灾汇总》中,照牛排罗列了连平史上影响较大的水灾,但当时并未看到民国报纸。这是一场未被《连平县志》记载的水灾,持续一个多月的降雨,间或冰雹,导致连平暴发60年所罕见的水灾,连平上坪、内莞、大埠、隆街、陂头、县城等多地受灾,众多公路、桥梁、水陂、房屋被毁,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大洋以上。

2019年6月10日连平上坪水灾.jpg

2019年6月10日连平上坪特大洪灾,东阳、布联许多祠堂被浸没,图源:微上坪

  据1935年4月27日的《广州民国日报》报道——“此次东江潦水为灾,以上游各县为甚。查连平居东江上游,与赣边三南接壤,地势高峻,河流湍急,本不易成灾,但自春分(阳历1935年3月21日)后,霪雨匝月,风雹交作、山洪暴发,以致上坪、下坪、内莞、大埠、隆兴、陂头、附城一带,皆成泽国。所有大小桥梁、陂壆均被扫荡无余,公路亦多被冲坏,近河房屋冲塌十余座,统计损失在十万以上,成为六十年未有之奇灾!县政府据各区乡报告灾情,已派员分赴查勘,设法救济云。”

1935年的连平水灾.jpg

1935年连平罕见的水灾

  另据《广州民国日报》1935年4月30日的报道,经过实地调查后,时任“连平县长黄武以此次灾情奇重,拟在县府内组设‘水灾筹赈办事处’,派员办理筹赈事宜,定下月一日成立,开始办公。”照牛排没查到当时的受灾人数,按民国时的赈灾条件和效率来看,恐怕比较严重。当时连平城虽已架设电话但并未普及到农村,也不像现在有微信抖音能实时播报灾情,光是下乡调查、领导评估和决策就得花去几天时间,很可能错过了最佳救援时机。

连平县府设水灾筹赈处.jpg

连平县府设水灾筹赈办事处

  同年6月3日,《广州民国日报》还报道了和平县的水灾——“东江连平、和平、龙川一带,以连日暴雨,河水骤涨,致各地田亩铺户多为水淹,以和平县为最。顷据和平县归客称,谓该县东部之飞风桥、南部之跃龙桥,因暴雨河水骤涨,而桥眼又为木排所塞,遂致水不能退出,沿桥附近东坝街、金带路、大新路一带铺户,顿成泽国,最深度达至丈余(3米多),居民咸称不便。幸此次水浸并非突如其来,居民均有预备,故无死伤等事。而东坝街之东、大新路之南,所有各乡田亩亦均被水淹,相信本年禾稻之收成,不无影响……”

同年和平县的水灾.jpg

1935年6月和平县的水灾

2025年6月18日 | 发布:zhaoniupai | 分类:连平州志 | 评论:0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