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坟械斗,连平上坪人进京告御状
1)古人视风水如命,各姓族谱中都能看到大量迁坟改葬的记载。最近查阅清宫档案时,照牛排看到一份两百年前的罕见奏折副本《奏为审拟连平州民谢X蕖京控案缘由》,具奏时间是清朝道光6年(1826年)12月19日,具奏人是时任两广总督李鸿宾、广东巡抚成格,讲的是连平上坪人因争夺“风水宝地”而发生械斗,闹出人命,后来进京告御状。这是真事,并非野史,上坪谢氏族谱虽未记载此事,但族谱中确有其人,上坪也确有“东平社”、“塘陂坑”之地。
▲《奏为审拟连平州民谢X蕖京控案缘由》
2)清代康熙、雍正以后,奏摺(奏折、折子)成为官员向皇帝报告地方事务、请安和谢恩的正式官方文书,是后世了解清代历史的重要原始文献。奏折由具奏者本人书写,写成后放在宫中配发的带有锁钥的摺匣里,以黄绫包裹。督抚以上大员的奏折,由亲信家丁进京呈递至大内乾清门,交内奏事处,直达御前。奏折经皇帝朱笔御批后,递交军机处,以行草书体抄录(摺尾硃批日期、硃批内容、具奏日期也一并抄录),以供日后查阅,称为“奏摺录副”。抄录完成后,硃批奏折或发回原具奏人,或直接留存,按月归包存档,成为“月摺包”,贮放在懋勤殿等处。
3)照牛排查到的这份奏折,即为军机处以草书誊抄的副本,有28页(每页高22.5cm、宽10cm,每页6列、每列约18个字),共约3千字,涉案者20余人(皆为复渊公后裔)。该奏折的前3页内容如下:
李鸿宾等审拟连平州民谢X蕖京控案缘由。奏。交。正月二十六日(硃批日期)。
两广总督李鸿宾、广东巡抚成格,跪奏为审明完X,恭折具奏事——
窃广东连平州民谢X蕖赴京呈控监生谢X宴等,统众挖掘伊妻邱氏坟塚、殴差夺犯并伤伊子谢X安毙命一案,经都察院衙门奏本,谕旨:“此案著交阮元、陈中孚亲提人证卷宗秉公XX,按律完X具奏。原告谢X蕖,该部照例解往备质。钦此。”并准都察院将原告谢X蕖递解回粤,经前督阮元、抚陈中孚饬司行提被告谢X宴等赴省,委员审X。因查讯两造各执一词,证佐未到,咨部展限,并经臬司X委前署连平州狄廷熊勘明互争坟山,绘图X,复饬知广州府审X。
争坟地这类民事诉讼,在连平当地州衙一般都能断案,但因为涉案双方互不相让、隐瞒实情,进而酿成命案。后来连平上坪谢氏进京告御状,“越级上访”虽直达圣听,但该案还是交给了时任两广总督阮元、广东巡抚陈中孚,最终拨回广东由广州府进行审理。由于原告、被告各执一词,人证没到、证据不足,案件被延期审理。
4)之后李鸿宾到任,与成格催促连平将人证谢X栋等送到省城,由广州知府乌尔恭额审办。在提讯之前,谢X蕖在广州坦白交待自己进京告状“各情均系捏饰”。后经督同司道研鞫,发现原告和被告双方都说了谎。争坟案最初是这样的——
▲双方争坟原委
谢X宴、谢X伟等同房,有公共十一世祖谢X荣之妻刘氏,原葬土名“湾垅”官山,后经迁葬,遗有废穴。道光元年(1821年)二月初一日,谢X蕖因妻邱氏身故,贪图风水,旋将妻棺于废穴内埋葬。经谢X宴、谢X伟查知,投同保邻谢X洸、谢X栋、谢X彬向谢X蕖理论,谢X蕖不肯起迁。谢X宴即主使房内子姪谢X生、谢X贵、谢X乙、谢长X四人,将谢X蕖妻棺挖起,弃放东平社地方。谢X蕖意欲影占,即将湾垅废穴捏改土名【塘坡坑】父遗弃塚被谢X宴冒占坟穴、挖匿妻棺,赴州XX。谢X宴商同谢X伟,亦以伊祖妣刘氏骸罐安葬湾垅,被谢X蕖挖灭,另立邱氏坟碑。等情具控。
经前署(连平知)州章鸿传到两造,验明谢X蕖妻坟已被发掘,尸棺并无损动,给谢X蕖领回。因邻证未到,查讯谢X宴、谢X蕖等各执一词,委解惠州府饬委归善县会同审讯,两造仍不实供,发回该州(连平),并委员前往会协审X。是年十二月二十日,该署州章鸿传集审讯,谢X宴、谢X伟均将实情隐匿不吐。
因无凭证,谕将原告和被告双方暂时扣押,等提齐证据再审。不料,谢X宴、谢X伟被押出仪门时想走,州差刘云等拉住不让,官民发生口角,谢X宴房内子姪谢X经、谢X志上前劝阻,谢X宴、谢X伟趁机跑掉了。之后连平知州章鸿卸任,继任者伍文熺下令抓捕谢X宴等,未获。案件至此,还不严重,哪怕有一方能退一步,或者有个德高望重的族长房长及时出来“排难解纷”,后来也不至于发生械斗,成为命案。照牛排考古 www.ZhaoNiuPai.com/KaoGu
5)谢X宴逃逸后,谢X蕖将其妻棺复葬于湾垅原穴,这成为双方械斗的导火索——
▲连平上坪谢氏族内械斗
道光四年(1824年)正月十三日,谢X蕖同长子谢X安、堂姪谢X戌、谢X泰、谢X祥赴坟祭扫,回至土名北湖地方,撞遇谢X宴房内子姪谢X庆(即谢X釁)、谢X慇、谢X保、谢X巃四人分携竹铳、刀钯赴山打雀割草。谢X庆等斥骂谢X蕖不应占葬坟塚,致相争闹。时有谢X庆等房族谢石X、谢X为、谢乙X、谢X忠、谢X青、谢X奇、谢X溃、谢X发、谢陈X、谢X志在附近田工,见而趋护。
谢X保向谢X戌扑殴,被谢X戌用木棍打伤右肩甲,又被谢X安用小刀砍伤脑后。谢X庆上前帮护,点放竹铳打伤谢X安左眉,转身跑走,谢X安追赶。谢X慇捆住,用铁钯致伤谢X安偏左二下跑开,谢X安持刀追砍。谢X巃趋护,用刀戳伤谢X安左腿肚,谢X安转向谢X巃扑砍。谢X巃又用刀连砍谢X安左肩甲、左膝盖,并戳伤右胯。谢X安扑向拼命,谢X巃用刀连砍谢X安偏右囟门,倒地,移时身死。维时谢X蕖被谢石X用刀致伤顶心偏右额颅、右臂膊。谢X戌帮护,被谢石X刀伤右乳旁,并被谢X为刀伤囟门,谢乙X用铁嘴禾枪戳伤右臀。谢X泰被谢X忠用刀致伤偏左、偏右,并被谢X青刀伤额颅,谢X奇用木棍打伤右肩甲。谢X祥被谢X溃用刀致伤额颅偏右,并被谢X发刀伤左腿肚,谢陈X刀伤右膝盖、臁肕。
谢X志在场并未动手伤人,谢X宴等均未在场。时有余X寿经见救阻不及,报知谢X蕖次子谢X庄。谢X庄往看,将谢X蕖等扶回医治。
▲连平上坪谢氏族内械斗经过
6)此案因争坟而起,于是谢X庄把谢X宴、谢X庆等人告到连平州衙,时任连平知州伍文熺差州役谢咸、吴勉前去缉凶,没抓到。谢X蕖伤好之后,先后赴院司呈控,均经批行勒缉,但等很久都没抓到谢X宴等人。于是,谢X蕖赴京,以率众挖坟、殴差夺犯、伏杀其子、差役受贿不拘之名,将谢X宴及其子姪(有些人与此案无关)一并告到京城都察院衙门。案件交由广州府办理,投案自首的谢X巃被押送广州,证人谢X栋也被传唤到省。经时任连平知州狄廷熊查明,被控“夺犯伤差”的连平州差此时已病故,谢X蕖葬妻之处是湾垅,而非塘陂坑,湾垅与塘陂坑之间隔着“柑树坪”。
▲《大清律例》及量刑
终审认为,原告谢X蕖并不想杀谢X宴、谢X伟,谢X宴、谢X伟也无夺犯伤差及预谋械斗之事,州差谢咸、吴勉等亦非受贿不拘。按照清朝的法律,多人共殴致人当场死亡,“以后下手重者当其重罪”;斗殴杀人者,不管有没有使用凶器,同姓亲属相殴致死也一视同仁,皆以“绞监候”论处(照牛排注:相当于现在的死刑缓期执行,秋后复审决定是否处决。绞监候是用绳索勒死,可保留全尸,比‘斩监候’更体面)。谢X蕖的长子谢X安,先后受到谢X庆、谢X慇、谢X巃的攻击,最后被谢X巃连砍“速死之处”囟门(颅骨间隙),立即倒地并很快身亡。谢X巃虽已自首,但因他下重手致死人命,“拟绞监候,秋后处决”。
▲终审判决(1827年正月,道光皇帝硃批:刑部议奏)
按《大清律例》,发掘常人坟塚,如年在五十以上、见棺椁,为首一次者,发附近充军;为从杖一百、徒三年。诬告,充军,抵充军役。谢X宴主使用谢X生等发掘谢X蕖占葬妻棺,“发掘罪止拟杖,惟该犯起意诬告谢X蕖挖灭祖骸……谢X宴合依诬告充军,抵充军役……年逾七十以律收赎,追出赎银充公。”谢X伟“听信诬告,除不遵押候,复讯轻罪不议外,应与谢X宴军罪上减一等,杖一百、徒三年……”谢X庆等人在逃待缉,还有的无罪释放。
原告谢X蕖“京控各情多有未实,现于未经集讯之先据实首明,应请照律免罪。”先是诬告,因及时坦白得以免罪,但是,为了所谓的风水,占人祖坟废穴(清时与切近坟旁盗葬一样是违法的),酿成无法挽回的丧子悲剧。为避免日后争端,令谢X蕖起迁妻棺,原告、被告双方均不能再葬湾垅之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