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和平县最早的忠定公路
广东和平县最早的公路有3条,和忠公路(和平到连平忠信),和定公路(和平到江西定南),和隆公路(和平到龙川老隆),皆修筑于上世纪30年代,距今已有八九十年。无论经济上还是技术上,民国时的修路条件都很差,虽说是省道,但省里县里都没钱,主要靠发行股票来支付民工工资;没有挖隧道的盾构机,尚未普及水泥和沥青,遇山依靠炸药和人工开凿,要么就绕着山走。照牛排翻阅和平县志和老报纸,简单还原一下当时的修路情况。
据民国《和平县志·事纪》记载:“民国22年(1933年)2月,兴筑和定公路,城乡居民派往工作,设车站于东山之麓。”
▲民国《和平县志》记载和平筑路
据1998年《和平县志》记载:“民国20年(1931年)12月,和平→忠信公路动工,次年基本修通。”和忠公路途经和平合水、连平绣缎,通往忠信老街,全程约100华里(50公里)。
▲1998年《和平县志》记载和平修路
“民国22年(1933年)2月,和平→定南公路动工,至次年底竣工。”和定公路途经和平大坝、上陵,直到江西定南老城,全程约90华里(45公里)。
▲1998年《和平县志》记载忠定公路
按县志的说法,1934年底时,忠定公路(忠信→和平→定南)就已全线竣工,事实真如此吗?我们从民国时的新闻报道来看,其实修路远未结束,过程挺曲折的。据1934年8月7日的《广州民国日报》报道:“和平县属公路,计有和忠、和定两省道,迭奉令限期筑竣,情因地方贫瘠,筹款困难,故延迟迄今尚未完成。”由于和忠线更重要,县路局呈请把公路处拨给和定线的5万块大洋,优先用于修筑和忠公路。此时和忠路修了八成,预计2个月后可通车;和定路仅修了五六成,因为没钱被迫停工。
▲1934年《和平县兴筑两省道》
据1935年11月30日的《国华报》报道,第一军长余汉谋命令第四路军第三师长张瑞贵派队限期修筑江西安远至定南的公路,以与粤边和平公路接驳。
▲1935年《和平定南通车联运》限期
在忠定线快完成时,有关部门开始续修和隆公路。据1936年3月3日的《国华报》报道:“和平县城至老隆镇之和隆公路,路线长60余华里,中经繁盛市镇三处,为该县重要路线。经前任县长杨国柱计划建筑,嗣因工程浩大,筹款困难中止。现该县政府,以和忠两省道线,经省府拨款赶筑,行将完成,该和隆路线有赓续筹筑必要,闻经饬建设局计划建筑办法,筹组筑路会,以期于最短期间完成。”
▲1936年《和平县赓筑和隆公路》
据1937年1月18日的《中山日报》和《广州日报》报道:“和平县属和忠、和定两公路,自民廿一年(1932年)兴工建筑,历四五年时间之经营,前年(1935年)和定路已竣工通车。其和忠路各段一切桥梁工程,现亦全部告竣,于昨15日举行通车典礼。
▲1937年1月,和忠、和定公路全线正式通车
“查该和定路,由和平县城,上达江西定南城,长90华里;和忠路,由和平县城,下通连平县之忠信墟,长100华里(照牛排注:和忠公路铺有路面,并非土路)。两路全线长190华里(95公里),多系鈼山筑道,工程极为浩大。尤以和忠路之径背桥,施工较为困难,去年行将竣工之际,竟被洪水冲坏,最近始修复通车。该两路完成后,由东江直达江西之线,候河源属之顺天桥建筑完成,即可通行无阻矣!
“闻该县政府,以公路既经完全竣工,所有建筑该路收支路款数目(忠定线总共耗资43.27万银元),亟应清算公布,发给股票,以昭大信。特于前月17、18、19等日召集各区区长及商业派股代表,开会清算清楚,经于同月25日,将路款收支数目公布,并在和平县城学宫设处发给公路股票,旬日来,人民持收据到处换领股票者,甚为踊跃云。”
▲1937年底和平公路线路,图源:谢泳波
1937年1月15日,和平县境内最早的忠定公路全线通车,3天后,韶兴公路连平段也正式通车。自此,从和平县城往东北可直达定南老城,往西南可直达忠信墟,并由此接入韶兴公路。从忠信老街往西可通连平、翁源和韶关,往东可达龙川、兴宁,往南过顺天、灯塔可抵河源县城,从连平到新丰的公路已规划之中。当时在和平县东山脚下还设有服务区(有停车场、给油站和汽车修理场),在龙川、紫金设有停车站,河源也有服务区。那时的汽油太贵,公路上跑的主要还是木炭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