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旧事:罗仲达县长斗地主
照牛排曾在《连平中学百年发展简史》中提过连平县长罗仲达集结封建财产创办连平中学的故事,随着手上史料的增多,其为人越发让人扑朔迷离,不知是个啥样的人。罗仲达的老家在广东梅县,他和连平的渊源始于周总理的一个电话。
《广州民国日报》(后改名《中山日报》)在1926年3月12日刊登一则新闻《拟委罗仲达为连平县长》:“……东江行政委员周恩来,致电民政厅,称连平县长王道因事辞职,遗缺拟以罗仲达署理,民政厅现已据情转呈省政府,大约经省务会议议决后,即可发表云。”在周总理的履历中,1925年11月起当过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所以委任罗仲达为连平县长,是由时年29岁的周恩来提出来的。
▲周恩来拟委罗仲达为连平县长
据1928年出版的《广东省政府周报》,那年春,省府收到连平各界控告罗仲达的电报,国民党党部要求民政厅调查清楚后再定夺——“据连平县各界代表冯国钧等,暨全县民众勘电,指该县县长罗仲达背叛党纪,枉法贪赃,酿成罢工、停业,乞将罗撤办,并派员接署一案,抄附原电转希查明办理……当经饬交民政厅查复再夺……”照牛排考古 www.ZhaoNiuPai.com/KaoGu
▲连平各界控告县长罗仲达叛党枉法
这份控诉的背景是,1926年,广东省教育厅下令全省各县兴办中学教育,到任不久的连平县长罗仲达于同年6月着手筹建连平县立初级中学(今连平中学),并兼任校长。连中最初的办学经费来自各种封建财产(主要是出租的水田),比如连平县内集体公益性质的义仓、义冢会(收敛无主尸骸的)、修桥会、同仁堂(施舍乞丐的)、同善堂(给穷人施舍棺材的)、赈灾会、五谷亭财产、神灵更衣会、飘色会、宾兴馆(同乡会)财产、义学、醮会基金和其他孤老会等,统统充公变成校产。
▲连平中学最初的校址设在连平学宫
这项举措,连平的普通穷苦老百姓肯定是支持的,地主们就不干了,他们拒绝交出收租的田亩册,僵持到1927年时,以江老八(江恩举?)、黄寿人等人为首的乡绅纠集几百人闹到县政府,县长罗仲达被吓跑了(教育志上说1928年底罗仲达带领连中全校师生参加全县“扫除污秽运动”游行,砸毁城隍庙瓷铸的全部神像,受到对新学有抵触的顽固分子的围攻、殴打,最后罗仲达被迫离开连平),所谓的“连平各界控告”,也许来源于这些地主?
▲黄团长力谋连平治安
直到1929年,广东省主席陈铭枢派第十五军二师六团团长黄冕来连平抓人才算平息。据《广州民国日报》1929年2月23日报道,黄冕很强硬,来连平后“办匪数十名,一无疏纵,而尤以枪决通匪土劣黄寿人、谢懋年二名,极为地方所痛快……”给他们安上“通匪”的罪名,真够狠的!
罗仲达还当过龙门县长,创办过龙门县立初级中学(龙门中学)兼任校长。但1931年时有新闻报道说他“就职两年,对于地方毫无建树,任意削剥。近因省府派招念慈为县长,罗恐难以交代,乃夜半三时弃职潜逃……”此外,浙江崇德县也有个县长叫罗仲达,“因得贿朋分,纵吏殃民,羁押索然无辜”,1936年时被免职停用,不知是否为同一个人。眼见未必为真,历史本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