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盘的传输速度,有内外之分。内部传输速度,包括磁头把数据从盘片读入缓存的速度,以及磁头把数据从缓存写入盘片的速度;外部传输速度,则是硬盘缓存与主板总线之间的速度,这取决于硬盘接口的速度。
2)硬盘的接口标准主要有IDE、SATA、SCSI和SAS。IDE接口最为常见,俗称并口,其最大传输速度为ATA133标准的133 MB/s;SATA接口也比较普遍,俗称串口,SATA和SATA2接口的最大传输速度分别为150 MB/s和300 MB/s;SCSI和SAS接口主要用于服务器,速度分别达到了320 MB/s和300 MB/s。
3)硬盘接口的速度,决定了硬盘的外部传输速度,无论是IDE接口的ATA133标准,还是SATA、SATA2,其速度都很快了。但是,受机械存取结构的限制,硬盘的内部传输速度一般低于100 MB/s。目前热卖的12代希捷单碟500G串口硬盘(ST3500410AS),其读取速度也只有107 MB/s左右。缓慢的内部传输速度,实际上成了硬盘传输速度的瓶颈。如果把硬盘的内部比作水管,那硬盘接口就是水龙头。现在的情况是,水龙头已经做得很粗,但是水管很细。
4)厂商总爱宣传硬盘的外部传输速度。其实,有IDE接口的ATA133标准就够了,不需要SATA和SATA2,至少在速度上完全能满足硬盘的传输需要。
5)最新的IDE硬盘和SATA2硬盘的传输速度,相差不会很大。之所以有差距,主要得益于垂直记录技术的使用。目前的大容量SATA2硬盘都使用了垂直记录技术,使得单碟容量更大,在硬盘转数、缓存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所读取的数据更多,也就是说传输速度更快。
转载请以链接的形式注明本文地址,若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本文地址:http://www.zhaoniupai.com/archives/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