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牛排考古 连平上坪谢氏族谱,连平州志,祠堂考古,乡土文化

连平上坪谢氏福宝公迁隆街东埔

  据现存最老的1638年崇祯版《上平谢氏重修族谱》(三修谱)记载,谢宣义(1317-1375年),讳复渊,号寿山。元朝至元年间(1335-1340年),复渊公由江西赣县锡洲迁居河源县上坪(今连平上坪),是上坪谢氏始祖,迁居至今将近700年。复渊公来到上坪后,娶周氏(1326-1367年),生三子福宝(1351-1395年)、福珍(1354-1424年)、福顒(1366-1424年),连平上坪谢氏各个版本的老族谱(从崇祯三修至民国六修)都只记载福宝、福珍、福颙三公世系,自道光版五修族谱开始有八郎、九郎、十郎的别号记载。

崇祯版谢氏三修谱记载复渊公.jpg

崇祯版上坪谢氏三修谱记载复渊公之子谢福宝

  复渊公往上争议较大,不敢妄附,暂且不论。我们上坪谢氏虽然几百年也没出过举人,但在记录先祖生平事迹——也就是纂修族谱这件事上,是下了苦功夫的,复渊公以下各代生殁葬配等信息记录清晰。最可贵的是,自明朝洪熙元年(1425年)复渊公三世孙仲玄、仲贵、仲辉三公始创《上坪谢氏族谱》开始,至1993年七修谱,五百多年来,留居连平上坪本地的谢氏都是阖族同修一谱,从未"另立山头",这种宗族凝聚力是外族他姓少有的。

一米多高的上坪老谱.jpg

一米多高的上坪老谱

  在周氏始祖妣所生的三个儿子中,福宝公(八郎)最大,但鲜为人知。照牛排此前分享的绝大多数上坪谢氏的文章,皆围绕左、右两族展开,讲的都是福珍(九郎)、福颙(十郎)两公的派衍历史。福宝公生活在元末明初,生有一子谢贵崇,三孙谢文举、谢文法(夭)、谢文简。在福宝公的七个曾孙中,近半数乏嗣,留在上坪的谢振、谢旻传到6至8世时(成化、弘治年间)宗祧失续,仅存的两支谢政谢隐都已外迁。

崇祯版上坪谢氏三修谱记载谢政、谢隐.jpg

崇祯版上坪谢氏三修谱记载谢政、谢隐

  据上坪谢氏族谱记载,文简公次子谢政生于明朝成化庚子(1480年),是复渊公5世孙,配本里赵氏(生于1499年),上坪族谱对政公的生平记载仅止于此。直到民国六修谱时,外迁的政公一脉才来上坪续谱,赓续了政公后裔的世系录和吊丁图。照牛排最近才知道,清代道光24年(1844年)上坪出版五修谱时,外迁的政公后裔曾经单独撰修并刊印《连平州长吉东埔谢氏谱牒》,亦记福宝“别号八郎”,在复渊公16世孙谢佳章的谱序中写道:“……谢政公(号普需)由上坪迁居于长吉东埔,历十余世,人丁蕃衍,英杰挺生。将来无殊于上坪,可媲美于江左,乌衣家风永远勿替……”世系录记载政公与配偶陈氏“由上坪徙居长吉东埔而世居焉。”

连平州长吉东埔谢氏谱牒谱序.jpg

隆街谢氏谱序,图源:谢云茂

  长吉东埔,即今连平县隆街镇东埔村,该村有个谢屋,即为政公后裔聚居之地。政公的三弟隐公(号普欧)徙居太平堡(江西杨村一带),不知有没有传下来。

隆街谢氏族谱记载谢政、谢隐.jpg

隆街谢氏族谱记载谢政、谢隐,图源:谢振华

连平隆街东埔谢屋.jpg

连平隆街东埔谢屋

  由于二世祖福宝公在上坪已经没有后代,可能是为了方便祭祀,民国3年(1914年),原葬于上坪赤岗东水的福宝公、祖婆刘氏金骸,被迁葬到隆街东埔水库西北侧,该佳城距东埔谢屋约1公里,于2019年元旦重修竣工。八郎福宝公的后裔,主要分布在隆街东埔(约有200人)、东源锡场(约有500人)、江西赣州章贡区(约有1000人)等地。

隆街东埔谢氏福宝公墓.jpg

隆街东埔谢氏福宝公墓,图源:微上坪

隆街东埔谢氏福宝公夫妇合葬墓.jpg

隆街东埔谢氏福宝公夫妇合葬墓,图源:微上坪

  元代至正27年(1367年),年仅42岁的始祖婆周氏逝世,此时福宝公17岁,福珍公14岁,福颙公才半岁多。明代洪武8年(1375年),59岁的始祖复渊公去世时,福宝、福珍公20来岁,福颙公才10岁,复渊公的大孙谢贵崇此时也才3岁,仲玄、仲斌、仲荣、仲富、仲贵、仲辉诸公皆未出生。这或许可以解释福宝公一支的三世祖取名未用“仲”字,四世祖取名未用“俊”字,这都是复渊公去世前的事了。父母仙逝,福宝公三兄弟早年在上坪的生活恐怕是比较艰难的,尤其是年幼的十郎福颙公全赖兄长的扶持。明代中叶,福宝公的曾孙谢政、谢隐远离上坪故土,在陌生的地方开拓新的基业,个中艰辛也是后人难以想象的。

  往期回顾:

  《连平上坪谢氏始祖复渊公迁居上坪的时间

  《从上坪小水村外迁的朝佳公后裔

  《连平上坪谢氏俊瑛公后迁居崧岭》(实地探访

  《和平澄溪谢氏与连平大湖寨的渊源初探

  《连平上坪谢氏迁到和平县源流考

  《连平上坪竹园围谢氏迁东源船塘

2025年8月12日 | 发布:zhaoniupai | 分类:谢氏族谱 | 评论:0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