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连平颜氏谁的官衔最高?
自明末由福建龙岩迁居以来,连平颜氏家族涌现出一大批从政者,其数量和品级,是连平境内其它姓氏难望项背的。清代连平颜氏谁的官衔最高,有正一品官吗?
自明末由福建龙岩迁居以来,连平颜氏家族涌现出一大批从政者,其数量和品级,是连平境内其它姓氏难望项背的。清代连平颜氏谁的官衔最高,有正一品官吗?
1)前几天,抖音上有个江西全南的宗亲让我查族谱,他是19世的,年纪大致与我相仿,报出上面两代人的名字后,很快就查出自复渊公以来的各代世系,多亏其父兄参与了1993年的《上坪谢氏七修谱》。
和国内大多数城市一样,如今的连平城已找不到旧时的城墙(东街口残存的几十米城墙,去年因为修路也被钩机挖掉了)。明清时期,连平州城有多大?听说太平军曾两次攻打连平城?
按:连平颜氏始祖振耀公,在建州之初便与牟守由永安县(紫金)来到连平,任职于州署。迨贺炳作乱,知州刘宏祚投南街“忠义井”,振耀公避难上坪圆峰寨,家囊一洗。幸蒙启初公(谢复培)父子的朝夕周济和挽留,携子艰苦创业,置蒸尝以激励子孙读书。第三代时已有颜子纯入仕训导,到颜希深、颜检、颜伯焘祖孙三代时达到仕途顶峰。
按:连平中学创办于1926年,校址最初设在连平学宫,1953年3月迁至凤山下福音堂(番鬼楼)的位置。鸦片战争以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事接踵而至,沿袭千余年的“八股取士”科举制度最终于1906年被废除,西式教育逐渐兴起。科举时代连平州的最高学府——连平学宫(孔庙、文庙)也走向没落和消亡
1)本来我想在河源博物馆找连平颜氏的牌匾,无意中看到一块清朝道光九年(1829年)的圣旨木牌匾,是颁给捐职州同陈国栋的父母的。工整的馆阁体看着挺舒服,这匾额能躲过十年浩劫保存至今挺难得。照牛排查了一下,这种敕封圣旨有固定的格式,与康熙及嘉庆年间的圣旨内容几乎完全一致
长年漂泊在外,每次回连平上坪老家都会随手拍摄见到的风景,似乎怎么也拍不够。照牛排翻遍相册,找了些上坪街周边的老照片。时过境迁,有些风景已无迹可寻,有些建筑因岁月的剥蚀而逐渐被人遗忘,还有一些则来历无从考证。无论哪一种,这都是上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