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母婴传播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1)干扰素对母婴传播的乙型肝炎无效吗?母婴传播是影响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因素吗?对此,骆抗先教授在其博文《对母婴传播的肝炎治疗效果会怎样?》中,回答了这些问题。他这篇博文我看了3遍,现摘录他的观点供大家参考(为避免误解,方括号“[]”中的内容为我的标注):

  2)80年代,一位华人学者在伦敦用干扰素治疗了几名华人患者(其中有的是携带者),当时用的是由人血淋巴细胞制备的干扰素,非常贵,疗程只有16周,就说华人乙肝是由母婴传播的,故干扰素对华人治疗无效。这一结论在国内造成了广泛的负面影响,辗转流传至今。[ZhaoNiuPai 注:原来如此]。

  3)[ZhaoNiuPai 注:母儿传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垂直传播”,一种是“水平传播”]。垂直传播指子宫内、分娩中和分娩稍后发生的感染;水平传播指母儿在生活中密切接触发生的感染。在婴幼儿感染中,大约垂直传播占1/3,水平传播占2/3。

  4)一家人如果有兄弟姐妹几人感染,未必都是母亲传播。[ZhaoNiuPai 注:以前没疫苗时,大三阳母亲很容易把乙肝传给小孩,而小三阳的传染性则小得多。一位母亲生第一胎时是大三阳,老大成了乙肝携带者(垂直传播);生最后一胎时,这位母亲可能已经是小三阳,最小的这个孩子在出生时可能没被传染,但以后在和老大或其它小伙伴玩时可能被传染(水平传播)]。

  5)感染的年龄越小(垂直传播),免疫耐受性就越强。而抗病毒治疗效果与免疫耐受性密切相关,免疫耐受性强(垂直传播),疗效就差。

  6)由垂直传播而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差、由水平传播而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好,这都是就群体而言的。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很大,个人的治疗效果主要由免疫激活水平来决定,不管你是由垂直感染或是水平感染的,同样的免疫激活水平,就会有同样的抗病毒治疗效果。[ZhaoNiuPai 注:我不知自己是垂直传播的,还是水平传播的,看到这里,感觉很振奋!]

  7)免疫激活水平的主要标志,是血清转氨酶升高的时间和幅度。血清转氨酶升高时间长、幅度大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就会好些,否则就会差些。[ZhaoNiuPai 注:说到底,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还得看转氨酶。乙肝携带者的转氨酶是正常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因此,正规的医院都会说“乙肝携带者一般不需要治疗”。]

 

本文出自【照牛排乙肝博客】,文章不定期更新,转载请以链接的形式注明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http://www.zhaoniupai.com/hbv/archives/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