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干扰素发现50周年,国际知名杂志纷纷刊登文章回顾50年来干扰素的发展历程。美国肝病研究学会2007年年会设专题会议庆祝干扰素50周年,在会议开篇词中写道:“迄今为止,没有一项科学的发现如干扰素这样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干扰素的发现
1957年,英国病毒生物学家Alick Isaacs和瑞士研究人员Jean Lindenmann,在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干扰现象时了解到,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因子,后者作用于其他细胞,干扰病毒的复制,故将其命名为干扰素。
1966-1971年,Friedman发现了干扰素的抗病毒机制,引起了人们对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关注,而后,干扰素的免疫调控及抗病毒作用、抗增殖作用以及抗肿瘤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1976年Greenberg等首先报道用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4例慢性活动性乙肝,治疗后有2例HBeAg消失。但是由于人白细胞干扰素原材料来源有限,价格昂贵,因此未能大量应用于临床。
干扰素的革新
1978年罗氏科学家分离出纯α干扰素的蛋白质形式。基因泰克公司和罗氏公司开始了从经过基因改造的细菌中获取α干扰素的合作项目。1986年罗氏公司生产的第一个基因工程产品罗扰素(干扰素α-2a)上市。
但干扰素血清浓度波动大,可能导致较重的不良反应或病毒重新复制和反跳。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结构的革新带来疗效的突破。Pegylation(聚乙二醇化)将聚乙二醇与干扰素共价结合在一起,改善了其生物活性。聚乙二醇化减少了干扰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减少服药频率,最终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指数和临床安全性。
干扰素的临床应用
干扰素在慢性乙肝以及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的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的一项研究中给予慢性丙肝患者干扰素α单用3次/周皮下注射共24或48周,疗效欠佳,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分别为6%和13%;联合利巴韦林后,疗效提高至41%;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药代动力学较普通干扰素有了进一步改善,每周1次给药更便捷,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效更佳,2002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180 μg 1次/周联合RBV 1000或1200 mg/d的SVR 为61%。目前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已成为治疗丙肝的金标准。
2003年,Cooksley的研究表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派罗欣)治疗慢性乙肝24周的联合应答率(治疗结束后24周,HBeAg转阴、HBV DNA转阴、并且ALT恢复正常)较普通干扰素提高1倍(24%对12%)。派罗欣48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停药后随访1年的研究结果显示,总体应答率达42%;派罗欣48周治疗HBeAg阴性乙肝停药后随访3年的研究结果显示,ALT复常率、HBV DNA<2×104 copies/ml的患者比例以及HBsAg转阴率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
小结:50年来人们对干扰素有以下认识:
1、干扰素具有明确的免疫调控和抗病毒活性;
2、干扰素具有抗肿瘤和抗增殖活性;
3、10年以上的长期研究证实,干扰素能有效预防肝硬化和肝癌;
4、20年的干扰素使用经验证实其用药的安全性。此外,罗氏公司为干扰素的临床应用作出了贡献。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肝取得目前最高SVR;派罗欣治疗乙肝取得较高的HBeAg和HBsAg血清转换率,派罗欣可作为慢性乙肝和丙肝的首选治疗;此外,派罗欣的临床研究仍在不断探索,追求更高的治愈率。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2007年8月9日 http://www.cmt.com.cn/article/070809/a070809a1101.htm)
本文出自【照牛排乙肝博客】,文章不定期更新,转载请以链接的形式注明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haoniupai.com/hbv/archives/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