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牛排考古

连平上坪谢氏族谱,连平州志,祠堂考古,乡土文化

连平上坪水口桥的来历

  1)据雍正版《连平州志》记载,连平境内有两个温泉,一个在上坪煖水口,另一个在城东北的黄叟洞。东阳村的暖水口是上坪的南大门,虽已不见温泉,但这里矗立着两座宝塔、一座古桥和三座庙。历史最悠久的是水西庙(煖水灵祠),最‘年轻’的则为暖水口桥,这座桥有什么来历吗?

解放初期连平上坪学子的艰难求学路

  按: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把孩子送到教育资源更雄厚的县城、河源甚至珠三角去读书,如今已成为常态。很难想象,在百废待兴的解放初期,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上坪人是怎样上学的,直到我读到老石*《往事如烟》里的这篇文章。小学辗转于各个祠堂,中学要步行到陂头或县城,1959年上坪谢氏第一个大学生……

连平上坪谢氏大宗祠历次修缮时间

  按:祠堂,亦称家庙,是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也是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商议族事之地。祠堂始于汉代(建于墓所),明嘉靖以后允许民间兴祠立庙。根据族谱记载,连平上坪谢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历经崇祯、康熙、乾隆、道光、同治、民国及2018年的八次修缮,距今已有398年历史。  

《连平上坪谢氏族谱》历次修谱时间

  创谱将近600年,祖屋倒塌、牌匾腐朽、墓碑风化,而族谱却在战乱、火灾和虫蠹之后留传至今。本文根据谱序归纳《连平上坪谢氏族谱》的历次修谱时间,以彰祖宗修谱之功,亦便于后世稽考。

连平上坪镇下坪八景(另增刘氏三景)

  上坪谢氏有“十三景”诗,连平有“八景图”,下坪丘氏先贤也在族谱里写了“八景”诗,而且左右两族的四修房谱都有收录(略有出入、创作年代不详、作者未知)。我没见过下坪丘氏的老谱,错漏难免,括号内标注源自石陂头四修谱*文。

连平上坪谢氏十三景

  明清以来,上坪谢氏出过不少读书人,族谱上常见“治诗”、“入庠”、“游泮”、“延师课子”、“屡试前茅”的记载,但考取的功名总体逊于连平颜氏、何氏,文学作品亦难得一见。明朝万历癸巳(1593年)夏,复渊公的六世孙朝见公挥笔写下13首诗,题记上坪的十三处自然及人文景观,载于族谱流传至今已有430年。

连平上坪保中寨蒙泉公剿匪往事

  按:我今天翻看“生菜”在春节时拍的上坪镇VR全景,看到西坪村高涧水库西南角不太起眼的“保中寨”屋,想起族谱和州志上对蒙泉公的记载。保中寨是解放后改的名,民国时的《瑄公祠义仓总簿》仍称之为“保障寨”,从原来的屋名都能看出这里有故事。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

关于本站 | 照牛排 | 派安盈 | WorldFirst | 微信公众号:iZhaoNiuPai | A | Map | 粤ICP备16052731号 | Powered By Z-Blog |

©2004-2025 照牛排考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