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解放初期连平上坪学子的艰难求学路

  按: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把孩子送到教育资源更雄厚的县城、河源甚至珠三角去读书,如今已成为常态。很难想象,在百废待兴的解放初期,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上坪人是怎样上学的,直到我读到老石*《往事如烟》里的这篇文章。小学辗转于各个祠堂,中学要步行到陂头或县城,1959年上坪谢氏第一个大学生……

cjxxkb.jpg

初级小学课本

  教育落后读书难,生活艰辛确酸寒。

  寒门也能出学子,坚韧刻苦美名传。

  刚解放,一切都得从零开始,特别是在教育方面,更加困难重重。上坪是个山区,不但经济落后,文化教育更加落后。过去,只有个别屋或个别地方,有些生活稍为好点的人家,才有钱同几个人合伙请一个稍为有点文化知识的私塾老师来教育自己的子孙。有的凑合三几个学生或十多个学生共请一个教书先生,教“人之初”、“增广”、“四书五经”等书,教学生死记硬背,或写写字,没有数学和其它知识讲授。这样至多只能读三、四年书,就基本上完成了人生的学习历程。

  解放前九成以上的小孩(特别是女孩)都是从来没有读过书的,成了全文盲。有些读了两三年书的就是半文盲,除了会写会认几个字之外,对于数学、历史、地理、政治等都是一窍不通的。

DZC.jpg

上坪谢氏大宗祠旧门楼后的标语

SPZXXX.jpg

连平上坪中心小学东门

  上坪一个近万人的乡镇,当时只有在上坪谢氏大宗祠有一间小学。学生也不多,一个班三、五个学生,有的班有十多个学生,参差不齐。有的读到中途就无法上学了,能够读完小学、又能下连平读中学的学生少之又少——家庭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小孩又愿意和喜欢读书,成绩又要跟得上。

  谢立新九虚岁才开始入学,1948年才读一年级。先在获训家塾读了半年,下学期在定公祠,二年级在大宗祠,三年级在东平村的过路陈屋,四年级到回大宗祠,五年级在东南的东安楼,六年级又到回大宗祠才完成了小学的学业。当时一个班才一、二个人或三、五个人,十多个人的班也有。有时几个班合共一个课室上课,教师也常常没有固定,换来换去,很不专业,很不稳定,可见当时的教育落后到何等程度。

DAL.jpg

雕梁画栋的东南排下东安楼(中厅)

DAL2.jpg

东安楼东边墙上的标语

yunzhong2.jpg

东阳竹园围蕴中公祠,上厅墙壁上的学堂痕迹

  那个年代,当立新还在读四年级时,晚上都要被选派去陪老师或比较大的学生(六年级)到上坪各个屋去辅导夜校的学生认字,或教唱当时流行的革命歌曲。读五年级时(1952年)正进行土地改革,他们所学到的数学知识(长方形、四方形、三角形、梯形的计算方式)就派上了用场,学校派他们去协助农村丈量田亩、计算面积,配合土地改革运动。就连进行人口普查时,小乡也要能认识几个字的小学生协助填写表格。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当时农村的文化是一片荒漠,连一个小学生的知识都成了香饽饽。

TG.jpg

《连平县志·大事记》记载土改

  一九五四年谢立新升读初中,刚开始时需要步行好几十公里的山路到陂头中学读了一年。五五年割回连中就读,直至五七年初中毕业,都是靠步行、在家挑米、杂粮等才完成学业的。五七年初中毕业后,虽然考上了龙川师范学校,但那时连学生的体格检查都要到河源进行,又怎么能去读书呢?家里一分钱都筹不出来,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可以靠步行来解决,但伙食费、学杂费、衣服、鞋等日常生活用品无从筹措,只能望学校而兴叹!

YM.jpg

银梅中学旧址

  (照牛排注:连平中学创办于1926年,校址设在原县衙前街学宫[现邮电局],1953年3月迁至城西北郊凤山下现址,创办人罗仲达(县长兼校长)以合并县城内各私塾、经馆为生源,带集体福利性的义仓、义冢会、桥会、同仁堂赈灾会、五谷亭财产、同乡会、义学、醮会基金、孤老会财产等十余种封建尝产的一部分作经费来源。陂头中学始建于1945年,原名“连平县私立银梅初级中学”。1946年春季在崖公祠上课的升中学生,秋季搬至新建的中学。1955年秋至1956年春曾经停办,学生并入连平中学,1958年秋季复办。上坪中学创办于1968年,在此之前上坪学子要跑到陂头或县城上中学。龙川师范学校,即老隆师范学校,2001年升格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在艰难的求学事例中,谢广文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典范。广文的父亲是最老实善良还带点愚蠢的耕田人,家里穷到睡稈床、盖蓑衣,五十多岁了都娶不到老婆,以后好得有人介绍被贼抢来的外地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给他做老婆,这对夫妻合计一百多岁了,才生下广文一个独生子。广文五九年时幸运地考上了大学,是上坪谢氏第一个上大学的。照牛排考古 www.ZhaoNiuPai.com/KaoGu

  一九六零年后,广文的父母就不幸相继离世了。广文既没有至亲的兄弟姐妹,连堂兄堂叔都是五服外的,屋里人和他的关系都相隔了七、八代之多。他父母的后事全靠屋里人处理好了,可是广文以后在学校的学杂费、伙食费就相当困难了,当时他已家徒四壁,拍壁无尘,一贫如洗。那个年代大家的生活都相当的困难,纵使有熟人可以资助一点,那也不过是三几元的事,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学校离家又远,伙食费、车旅费都要一笔不少的开支,真不知他是怎样渡过这难关而完成学业的。

  广文读书的刻苦精神,是值得我们同情的;他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赞誉的。穷苦出身的孩子最听话,后来他的儿女全部都读了大学。这也是靠亲情、靠亲人帮忙克服了学习上的各种困难,而走上了发达而辉煌的事例。

ls.jpg

  作者简介:老石是笔名,真名叫谢石宏,男,生于1940年,广东连平县人。1957年初中毕业,次年初参加工作。1960年曾经省广播电视厅培训广播技术业务,1964年曾参加省电影技术学校学习电影放映技术。长期从事农村的电影放映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直至退休。属技术老干部编制,现在是退休干部。退休后,老石根据自己亲历或亲闻,著有《上坪旧事》、《往事如烟》及诗集《野花》,这些在网上买不到的书、县志未记载的上坪故事,非常有参考价值。文中的人名都是化名,但却是真人真事,有些还能猜出写的是谁。

往期回顾(戳下方标题):
  州志-你不知道的雍正《连平州志》揭秘连平起源之迷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的区别
    牟爷是如何在连平白手起家的《连平州志》卷之一:星野《连平州志》卷之一:舆图
    《连平州志》卷之一:八景图连平新八景建置1建置2建置3建置4建置5
    《连平州志》卷之二:连平疆域、山川连平风俗
    《连平州志》卷之三:连平城池连平公署CCTV央视《中国影像方志》连平篇
    《连平州志》卷之四:连平学宫先贤先儒祭礼祭品冒籍乡饮酒礼
    《连平州志》卷之五:祀典-祭先农坛祭关帝庙贡赋1贡赋2贡赋3贡赋4贡赋5
    《连平州志》卷之六:兵防1兵防2津梁秩官选举貤封和乡饮宾
    《连平州志》卷之七:人物,宦迹.武绩.人瑞.德量.义略孝行.方正.耆硕.善行.耆寿列女.贤母.寿母
    《连平州志》卷之八:物产古迹·寺观.坟墓祥异.饥荒.旱涝.兵事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内管岩石壁记/征浰头祭文/蒙泉记艺文2,鼎建州治碑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3,修岩坡路碑记/重修三多桥记/捐修葫芦峒山路序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4,文山二女墓记/宋故丞相文信公二女墓铭/祭文烈女双正墓文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5,重修州城记/连平州明伦堂记/重建城隍庙记/祝圣寺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6,牟公祠堂记/重修牟公祠序/牟公祠聚元会序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7,连平形胜记/圣迹岩记艺文8,建立义学碑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9,待赠若周何公传(何多才)艺文10,黄玫石先生传(黄志正)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1,曾得忠、王问臣合传艺文12,何母颜孺人传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3,刘正烈传、墓、亭艺文14,叶烈妇传
    《连平州志》卷之十:诗1,牟应受的诗诗2,何深的诗诗3,颜希圣的诗诗4,连平杂诗
  族谱-上坪谢氏历次修谱时间上坪谢氏明清老族谱复渊公迁居上坪的时间
    连平上坪谢氏的字辈连平上坪谢氏家约(家训)仲辉公的兄弟俊玮公派贤达
    上坪谢氏七修谱错漏存疑朝位公文武世家从小水外迁的朝佳公后裔岭下懋年公记
  祠堂-上坪谢氏大宗祠历次修缮时间上坪谢氏复渊公祠八修记福珍、福颙公祠及洞主庙
    仲贵公祠南逸(俊玮)公祠重修记朝应公祠始建年代初探
    俊芳公后裔祠堂分布俊璇公后裔祠堂分布瑄公后裔祠堂分布琪公后裔祠堂分布
    连平颜氏府第分布消失的连平学宫消失的福音堂(连平中学前身)
    连平谢氏八房祠(芝兰书室)连平上坪黄坑屋谢氏诚文公祠2023年连平上坪谢氏祠堂进伙回顾
  乡土-连平州城大小及攻城纪事连平历年水灾汇总连平颜氏谁的官衔最高忠信榕树下何氏
    下坪文魁丘庄连平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中国高考状元现状) | 颜伯焘厦门抗英及革职返乡事略
    蒙泉公剿匪往事大湖寨的翰林曾冠英上坪民意“镇长”谢朝佩颜世清书画收藏)、颜宝航
    连平人民医院首任院长翁润苍缅怀上坪古坑人谢开育连平上坪祠堂文化简述连平客家山歌
    连平上坪客家锣鼓锣鼓乐谱) | 连平过年(春节)风俗梅州客家十二月节索民谣
    连平上坪西禅寺上坪谢氏十三景下坪八景上坪水口桥的来历上坪街老照片鹰嘴蜜桃史
    连平县电影院放映简史连平丧葬习俗辉公飞半垌文龙公历代祖墓考上正继诚公考略
    颜检墓的现状和修造故事明代顺阳王朱有烜墓出土记安徽宏村游记后收藏时代上莞圣旨牌匾


本文出自【照牛排考古】博客,文章不定期更新,转载请以链接的形式注明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http://www.zhaoniupai.com/kaogu/archives/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