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牛排考古

连平上坪谢氏族谱,连平州志,祠堂考古

连平九连真人乐队演绎张九龄《望月怀远》

  唐玄宗被李林甫的谗言所惑,遂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迁张九龄为尚书右丞相,免去了知政事(宰相),之后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望月怀远》这首诗大致写于此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连平州志》卷之五:祀典,祭先农坛耕耤田礼

  古者大宗伯,掌事天神、地祇、人鬼之礼,凡以为民祈福祥、报功德也。顾风云雷雨从乎天,山川社稷从乎地,忠孝节烈从乎人,百里封域大事在祀。果其明礼肃敬上荷歆享,则风雨时若百穀顺成,作忠作孝化民成俗,道莫外焉。近奉俞㫖发帑各郡邑,建先农坛于东郊,俾守土臣均得舆耤田礼。又勅建忠义节孝两祠,崇祀坊表,典章美备,方策昭垂,而献觞捧豆,其敢以亵越承祀也哉。志祠祀。

关于照牛排考古博客

  1)照牛排是个彻头彻尾的历史爱好者,时常搞一些小研究,为便于自己随时查阅和回顾,考古点滴心得都零散发布在野猪尖博客的考古目录里。经过十年蜕变,如今的野猪尖博客定位于Payoneer派安盈收款,和考古明显专业不对口,把考古类的文章放在上面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感觉灵魂无处安放,于是时隔4年,我在 ZhaoNiuPai.com 域名下新开了考古博客。

《连平州志》卷之四:清代连平学宫的乡饮酒礼

  乡饮酒礼是起源于三千年前的周朝而历代流行的宴饮风俗,是乡学兴盛、敬老尊贤的一种礼仪教化的表现,开始是为了向国家推荐贤者,唐时用于旌表孝悌,明朝朱元璋时则是为了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平。由本地乡大夫或望族作主人而发起设宴,后演变为地方官设宴招待贤能之士以示教化,其形式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清末。旧时的乡饮酒礼类似于现在的领导人与全国各界人士代表在首都举行的新春茶话会。

《连平州志》卷之四:学宫冒籍,清代的异地高考

  最近有两条新闻非常切合本文的主题,一条是仝卓实力坑爹:2020年5月22日,因电视节目《声入人心》出名的歌手仝卓在直播中分享自己当年考学的压力,聊起当年复读时“往届生变应届生”的经历,其继父仝天峰最终被免职。

《连平州志》卷之四:连平学宫(孔庙)的祭礼、祭品和学租

  孔子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去世,翌年,哀公于孔子旧宅立庙守茔,是为孔子立庙之始,亦为山东曲阜阙里孔庙的由来。由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维护文化和统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孔庙被历代帝王所器重。汉高祖刘邦亲临曲阜孔庙以太牢祭孔,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北魏孝文帝下诏令全国各县学祭祀孔子并成为后世的国家礼制,祭孔大典延续了两千余年直到民国,沉寂半个世纪后于1986年恢复。

《连平州志》卷之四:连平学宫(孔庙)里奉祀的先贤先儒

  《连平州志》第四卷讲290年前连平州的学宫,可惜的是早在1986年连平学宫就被拆掉了,原址在连平现在的财富广场。学宫是历朝祭祀孔子的庙宇和管理儒学的机关,亦称孔庙、辟雍,是古代地方政府设立的学校。在清代200多年的科举考试里,连平州出了翰林5人,进士12人,举人53人,副榜6人,拔贡23人。

《连平州志》卷之三:连平公署(官署衙门)

  《连平州志》卷三后半部分讲连平州的公署。公署即古代官员办公的处所,《周礼》称官府,唐代以后称衙署、公署、公廨、衙门。衙门本作“牙门”,也叫六扇门。“牙门”系古代军事用语,是军旅营门的别称。古时常用猛兽的利牙来象征武力,军事长官们往往将猛兽的爪、牙置于办公处。后来嫌麻烦,就在军营门外以木头刻画成大型兽牙作饰,营中还出现了旗杆端饰有兽牙、边缘剪裁成齿形的牙旗。于是,营门也被形象地称作“牙门”,汉代时这一名称逐渐移用于官府,并被误传为“衙门”

《连平州志》卷之三:清代连平城池、井池、都里、墟市

  《连平州志》卷三介绍明末至清朝中期连平州城的布局和大小,城墙、城门、月楼的修建和历次维修,以及城内水井的分布,并花了很大篇幅来记载连平惠化图、长吉图、忠信图、银梅图的各个村名和位置,最后还讲了集市和公署(放到下一篇)。连平的老城墙不知毁于何时,今天只能从文献记载和安徽寿县现存的宋代古城墙来一睹连平州城当年的风采。

《连平州志》卷之二:失传的清代连平风俗

  古代的连平人都过哪些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已经失传?又有哪些清代民俗保留至今?这些问题在清代雍正年间的《连平州志》里都有答案。欢迎关注照牛排的微信公众号(iZhaoNiuPai)

«1234567891011»

关于本站 | 照牛排 | 派安盈 | 微信公众号:iZhaoNiuPai | A | Map | 粤ICP备16052731号 | Powered By Z-Blog |

©2004-2023 照牛排考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