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牛排考古

连平上坪谢氏族谱,连平州志,祠堂考古,乡土文化

连平上坪谢氏四世祖俊璇公(东祖)后裔祠堂分布

  由于朝征、朝俯两公的后裔越来越多,从1844年道光版《连平州上坪谢氏五修族谱》开始,16到20世的世系录里对他们的分类由“辉祖二房”改称“东祖房”。辉祖次子俊璇公(东祖),是上坪谢氏右族人数最多的一个宗支,其影响力大致与左族的瑄、琪公之父俊茂公相当。本文以东祖为主线,依世系简要介绍东祖后裔祠堂,以及每位祖公的世系源流和生平事迹。

连平上坪谢氏五世祖琪公后裔祠堂分布

  按:2024龙年春节回老家,照牛排最大的收获是学了两天客家锣鼓并更新了锣鼓乐谱,其次是探访了下楼、旗石、小水、中村和古坑的谢氏祠堂。眼见却记不住多少东西,所以每到一地必然拍照。回来再整理照片,可能从手机拷贝到移动硬盘时动了数据线,丢了700多张照片,其中包括2月17日与云茂叔探访连平上坪下楼村琪公后裔祠堂的相片

连平上坪惠西村新屋厦客家锣鼓

  1)2024年2月11日龙年春节正月初二,也就是昨天,村里难得召集到俊玮公房下三位锣鼓师傅(谢国李、谢观尧、谢朝添),组成一支完整的上坪锣鼓队,经过短暂的锣鼓记忆“唤醒”和“热身”之后,三位师傅配合默契,演奏状态渐入佳境,我有幸在现场录了这个完整的锣鼓视频,以供本村的后生们观摩学习,希望把这项濒临失传的传统民间技艺传承下来。

连平过年(春节)风俗

  1)过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辛亥革命以后称为春节,一般是从腊八或小年开始,直至元宵节。春节民俗包括祭祖敬老、祈福、祈求丰年、祭灶神、贴春联年画、除夕守岁、吃年夜饭、发压岁钱、拜年、逛庙会等等。

梅州客家十二月节索民谣

  1)1988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歌谣、谚语集成广东卷·连平县资料本》,有一篇《二十四节索歌》,其搜集整理者为刘娘泉、廖莉和吴鸿权。歌谣里提到的“嘉应州”,是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梅州的旧称,其中还包含不少梅州兴宁的地名,说明这是原产于梅州客家地区的民谣,据说1935年以前此歌谣已经流行,或许在连平县忠信、高莞等乡镇也曾流传过。

连平上坪客家锣鼓乐谱

  1)连平上坪客家锣鼓,应该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吧?这种锣鼓主要有铛、大锣、铙钹三种乐器,一般没有鼓,是旧时上坪客家人举行丧葬、舞香火龙、嬲新年、厅厦进伙时必然演奏的助兴音乐,其起源已无从考证。最近二十多年来,随着火葬及外来锣鼓队的兴起,传统的上坪客家锣鼓已然式微,在办丧事及祠堂重光等重大活动时,上坪锣鼓的美妙声音被嘈杂的外来锣鼓队所吞没,演奏者也常常坐在不显眼的角落,令人唏嘘!

文魁丘庄:连平上坪唯一的举人?

  1)2019年春节期间,照牛排探访了连平上坪镇下坪石陂头的几座丘氏祠堂,看到景清公祠东北侧的门楣上悬挂一块“文魁”牌匾,两侧的小字疑似被重新描墨。这是谁的匾呢?

«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关于本站 | 照牛排 | 派安盈 | WorldFirst | 微信公众号:iZhaoNiuPai | A | Map | 粤ICP备16052731号 | Powered By Z-Blog |

©2004-2025 照牛排考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