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位于连平大道中80号的连平县人民医院,已于2023年5月28日整体搬迁至新院区(元善镇南湖社区105国道黄麓坑地段),距离上一次搬迁已有60多年。本文发表于2000年《连平文史》第10辑,作者为颜永平副主任医师,他五十年代初曾在连平县卫生院工作,1954年考入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曾任广东韶关曲仁矿务局医院外科主任。本文略有改动。
连平县人民医院搬迁公告
我怀着深深的敬意回忆我县卫生院(连平县人民医院前身)首任院长翁润苍医师,他为我县解放初期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连平地处粤北山区,穷乡僻壤,解放前这里人才匮乏,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极为落后,人民群众缺医少药。据我所知,当时县城里仅有私人西医诊所三间:西街有“方书成诊所”、张秀满和张德明医生的“惠英西药房”,以及在青云街颜润勤医生办的“仁安西药房”等。国民党县政府虽有“医院”(设在棕行街[分司街]江氏宗祠内),但也只有曾某等几个医护人员,当时设备简陋,就连最小的外科阑尾切除术都不能做,可见当时连平医疗技术落后状况。
连平解放前西医简况(张德明,1987年)
1949年6月连平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和关心山区医疗卫生事业。1950年,翁润苍医师被任命为连平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即现在的县人民医院前身 )首任院长。照牛排考古 www.ZhaoNiuPai.com/KaoGu
翁润苍院长来连平时约50岁,他是福建省闽侯人,1920年毕业于福州协和医科大学,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医疗临床经验,曾做过大医院的院长(照牛排注:翁润苍曾经是军医,来连平之前是顺德县卫生院院长),有相当强的医院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他为人善良厚道,对下属和晚辈谆谆教诲,善于引导,耐心帮助,是个好领导。他接任连平县卫生院院长后,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将医院迁到前进五街的谢氏文节书院内。在翁院长的领导下,当时人员虽少,但干出了不小的业迹。
连平县人民医院历史(2001年版《连平县志》)
积极征集和培养医疗护理人才
解放初期我县医护人员严重缺乏,为适应当时医疗护理工作的需要,翁院长上任伊始即征集一些有医疗技术的人才来我县卫生院工作。这些医护人员有过去的军医或资深的妇产科医师,其中有张泰权、张杰夫、杨永乐、蔡振民、黄勉勤、赖剑青,以及妇产科张佩琼、黎正己(老药剂师 )和王玉贞医师等一批医疗业务技术骨干。他们的到来,大大加强了我县医疗队伍的建设,打下了人才基础。此后,为提高医护人员水平并建立各级医疗卫生组织,他积极筹办了两期医护人员学习班。
1976年连平县上坪公社卫生院开具的出生证
第一期是1951年2月开办的护理人员学习班。学员全脱产学习半年,主要培养我县急需的护士,从本县招考录取。参加这期护理学习班的学员有:吴静珠、彭爱容、彭爱媛、廖群芳、廖秀如、黎美华、麦惠鄞、麦琴瑞、廖礼容、欧阳锦霞、叶秋艳、陈淑珍、高玉珍、张静娴、谢彩霞、唐妙良、叶瑞娥、简顺花、吴翠颜、欧阳翠容、欧阳日霞、叶振媚、黄双娣、陈惠芳、钟凤英、叶瑞琴等20余人。其中一些,后来成为我县医疗部门的护理及妇幼保健技术骨干。
1978年连平县人民医院开具的出生证
第二期是1951年10月开办的中医人员进修班。学习西医现代医学知识,培训对象为我县原在业的中医和民间中医,以及个体中西医药房的青年人。学习期限为半年。每天上午实习下午授课。由翁院长、张杰夫、张泰权、杨永乐等医师任教,传授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各科知识,边学边实践。当年参加学习班的有:谢象焘、彭雪中、叶用九、叶华尹,叶大熊、廖章、何尧、池谢安、叶发慈、黄季鸾、颜永平,颜炳昌、邱柏青、叶启宣等十余人。考试合格按期毕业。学习期满组织二组医疗队到县城四乡巡回医疗,送医送药上门,为贫下中农服务。后来这些医务人员成为我县各级医疗卫生部门的技术骨干,有的还担任了领导职务。
通过两期业务培训,卫生院的医疗护理队伍得以发展壮大,从而适应了当时医疗护理工作的需要。医院为贯彻“预防为主,医疗为辅,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方针,积极开展全民的爱国卫生运动。
建立健全各级基层卫生医疗机构
从1951年起,各区先后建立有忠信、隆街、陂头等区卫生所。忠信卫生所由杨永乐任所长,隆街卫生所由张杰夫任所长,陂头卫生所由蔡振民任所长(先后由颜永平、黄勉勤接任)。卫生院本身设置有医疗股、公共卫生股、总务股等股室,建立了留医部及简易手术室。1952年2月28日在上坪成立第一区(惠化区)卫生所,由颜永平医师任代所长,开展医疗预防工作。同年夏,又在大湖区公所内成立大湖卫生站,开展防病治病医疗工作。真正做到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连平各乡镇卫生院(2001年版《连平县志》)
积极配合抗美援朝战争,在全县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战争,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952年,我国抗美援朝运动进入高潮,为了预防和粉碎美国灭绝人性的细菌战,我县和全国各地一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翁院长积极率领我们开展了除“四害”( 消灭老鼠、蚊子、苍蝇、蟑螂)活动,为预防疾病(特别是传染病)作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协助参加我县的各项中心工作
解放初期,韶关至兴宁的公路“韶兴线”连平路段,因为战争而年久失修。当时公路的部份路段桥梁、涵洞,线路破烂不堪,为了尽快修复通车,当时有大量外地民工在进行全线修路。为了确保修路民工的健康和扑灭民工中暴发流行的疟疾,卫生院派出大批医护人员在粗石坑、金花洞、水洋洞、牛岭水等线路各段设立医疗站,为修路工人疗伤治病,以使公路早日修复畅通。
同时卫生院还派出五名医护人员到县的土地改革工作队,参加全县的土地改革运动。
连平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大楼
往期回顾(戳下方标题):
州志-你不知道的雍正《连平州志》 | 揭秘连平起源之迷 |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的区别
牟爷是如何在连平白手起家的 | 《连平州志》卷之一:星野 | 《连平州志》卷之一:舆图
《连平州志》卷之一:八景图 | 连平新八景 | 建置1 | 建置2 | 建置3 | 建置4 | 建置5
《连平州志》卷之二:连平疆域、山川 | 连平风俗
《连平州志》卷之三:连平城池 | 连平公署 | CCTV央视《中国影像方志》连平篇
《连平州志》卷之四:连平学宫先贤先儒 | 祭礼祭品 | 冒籍 | 乡饮酒礼
《连平州志》卷之五:祀典-祭先农坛 | 祭关帝庙 | 贡赋1 | 贡赋2 | 贡赋3 | 贡赋4 | 贡赋5
《连平州志》卷之六:兵防1 | 兵防2 | 津梁 | 秩官 | 选举 | 貤封和乡饮宾
《连平州志》卷之七:人物,宦迹.武绩.人瑞.德量.义略 | 孝行.方正.耆硕.善行.耆寿 | 列女.贤母.寿母
《连平州志》卷之八:物产 | 古迹·寺观.坟墓 | 祥异.饥荒.旱涝.兵事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内管岩石壁记/征浰头祭文/蒙泉记 | 艺文2,鼎建州治碑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3,修岩坡路碑记/重修三多桥记/捐修葫芦峒山路序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4,文山二女墓记/宋故丞相文信公二女墓铭/祭文烈女双正墓文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5,重修州城记/连平州明伦堂记/重建城隍庙记/祝圣寺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6,牟公祠堂记/重修牟公祠序/牟公祠聚元会序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7,连平形胜记/圣迹岩记 | 艺文8,建立义学碑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9,待赠若周何公传(何多才) | 艺文10,黄玫石先生传(黄志正)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1,曾得忠、王问臣合传 | 艺文12,何母颜孺人传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3,刘正烈传、墓、亭 | 艺文14,叶烈妇传
《连平州志》卷之十:诗1,牟应受的诗 | 诗2,何深的诗 | 诗3,颜希圣的诗 | 诗4,连平杂诗
族谱-上坪谢氏历次修谱时间 | 上坪谢氏明清老族谱 | 复渊公迁居上坪的时间
连平上坪谢氏的字辈 | 连平上坪谢氏家约(家训) | 仲辉公的兄弟 | 俊玮公派贤达
上坪谢氏七修谱错漏存疑 | 朝位公文武世家 | 从小水外迁的朝佳公后裔 | 岭下懋年公记
祠堂-上坪谢氏大宗祠历次修缮时间 | 上坪谢氏复渊公祠八修记 | 福珍、福颙公祠及洞主庙 | 上坪四角楼
仲富、仲贵公后裔祠堂分布 | 辉公后裔祠堂分布 | 南逸(俊玮)公祠重修记 | 朝应公祠始建年代初探
俊芳公后裔祠堂分布 | 俊璇公后裔祠堂分布 | 瑄公后裔祠堂分布 | 琪公后裔祠堂分布
连平颜氏府第分布 | 消失的连平学宫 | 消失的福音堂(连平中学前身)
连平谢氏八房祠(芝兰书室) | 连平上坪黄坑屋谢氏诚文公祠 | 2023年连平上坪谢氏祠堂进伙回顾
乡土-连平州城大小及攻城纪事 | 连平历年水灾 | 连平妇女(1946年 | 1928年) | 上坪三洞村办学记
连平革命斗争史 | 神枪手谢泮飘 | 黄埔县长谢静生 | 扬州起义何健生 | 颜伯焘厦门抗英及革职返乡
连平颜氏谁的官衔最高 | 忠信榕树下何氏 | 上坪大事记 | 上坪古代名人录 | 清代武举谢辉扬
下坪文魁丘庄 | 连平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中国高考状元现状) | 连平中学史 | 忠信中学史
蒙泉公剿匪往事 | 大湖寨的翰林曾冠英 | 上坪民意“镇长”谢朝佩 | 颜世清(书画收藏)、颜宝航
连平人民医院首任院长翁润苍 | 缅怀上坪古坑人谢开育 | 连平上坪祠堂文化简述 | 连平客家山歌
连平上坪客家锣鼓(锣鼓乐谱) | 连平过年(春节)风俗 | 十二月节索民谣 | 上坪老八盘 | 上坪粽子
连平上坪西禅寺 | 上坪谢氏十三景 | 下坪八景 | 上坪水口桥的来历 | 上坪街老照片 | 鹰嘴蜜桃史
连平电影院放映史 | 连平丧葬习俗 | 辉公墓(21年 | 24年) | 文龙公历代祖墓考 | 上正继诚公考略
朝征公墓 | 贵东市兴衰 | 新屋厦枫杨古树 | 颜宣甫“重游泮水”
颜检墓的现状和修造故事 | 明代顺阳王朱有烜墓出土记 | 安徽宏村游记 | 后收藏时代 | 上莞圣旨牌匾
本文出自【照牛排考古】博客,文章不定期更新,转载请以链接的形式注明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http://www.zhaoniupai.com/kaogu/archives/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