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牛排考古

连平上坪谢氏族谱,连平州志,祠堂考古,乡土文化

连平石龙刘氏唯一的举人刘腾鹗

  雍正版《连平州志》是一部断代史,其历史记载停留在1730年,此后百余年的连平历史散见于《惠州府志》。民间各姓的族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官方正史的空白。比如连平石龙刘氏唯一的举人刘腾鹗,州志未记,府志只有5个字。

连平上坪谢锡善的“拔元”牌匾

  1)封建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追求是举人、进士和翰林。举人胜于现在的985大学生,因为有做官的资格,进士比清北还牛,翰林更是凤毛麟角。以前的读书人往往出自地主之家,人也聪明,还要有累世书香的熏陶和考试经验——听说清代时连平颜氏家族有“应考秘籍”,先辈把科举入仕之路走通,再把经验秘传于族内子弟,智商不够或想走捷径的还可以捐纳,当官成为一种家族传统。

清代连平人在北京筹设惠州会馆

  1)解放后,北京市内各省的会馆都成立了相应的财产管理委员会,由各省旅京人士负责管理。广东的财管会由原19路军长蔡廷锴主持,在民国收藏家叶恭绰等人的协助下,把广东先民在北京遗留的产业加以整理,于1954年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北京岭南文物志》,照牛排在其中找到一篇《惠州会馆碑记》。不知碑还在不在,但惠州会馆尚存于北京东城区前门草厂七条胡同,这可能是目前唯一能同时见证三位连平历史名人何廷楠、黄叔显、颜希深宦游北京的遗址。

连平旧事:三角乡民反对开采煤矿

  早在1940年代,人们对钨矿的认识已经很深,这种战略物资被国民政府禁止出口,但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源源不断的钨矿被走私到香港,再转卖给欧美及日本军火商。连平不仅有锯板坑钨矿,还有煤矿资源,比如上坪烂泥径煤矿,忠信地区的三角乡煤矿、马屋山煤矿,以前都曾被私人开采过。矿产开采往往会污染环境,甚至破坏百姓赖以生存的农田和水源,尤其是在开矿技术不太成熟的民国时期。

连平油溪作才学校(作才小学)简史

  110多年前,连平县油溪镇小溪村麦氏家族的五个年轻人麦葆荣、麦翘燊、麦庆年、麦庆芳、麦庆璋,在小溪白楼屋东北角的“上书房”创办“育才学校”(作才小学前身),他们当时大概未曾料到,这将是一所跨越百年历史的学校,自民国以来有很多连平乡贤早年在这上小学。作才小学是连平创办最早并且仍在办学的乡村小学,但由于小溪村原属和平县管辖,加之两易校名校址,又是不太受人关注的小学,其校史鲜为人知

1928年连平县各地最早的小学

  连平州儒学学正,是正八品芝麻官,自明末至清末一直掌管连平州的教育。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之事接连不断,兴办西式教育逐渐成为国人共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沿袭千余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清廷颁布《奏定劝学所章程》,各府州县设立劝学所。民国十一年(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壬戌学制,改劝学所为教育局。

抗日战争时韶关疏散对连平的影响

  总督颜以燠的后裔颜本敏先生,出生于1928年,他从旧社会走过来,亲历亲闻过很多连平历史大事件。颜本敏先生在连平中学当过老师,著述甚丰且颇具价值,他在1991年的《连平文史》及《河源文史》文章中,探讨过抗日战争时期韶关疏散对连平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影响,对于我们了解那段历史很有帮助

«34567891011121314151617»

关于本站 | 照牛排 | 派安盈 | WorldFirst | 微信公众号:iZhaoNiuPai | A | Map | 粤ICP备16052731号 | Powered By Z-Blog |

©2004-2025 照牛排考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