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牛排考古

连平上坪谢氏族谱,连平州志,祠堂考古,乡土文化


连平上坪谢氏大宗祠历次修缮时间

  按:祠堂,亦称家庙,是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也是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商议族事之地。祠堂始于汉代(建于墓所),明嘉靖以后允许民间兴祠立庙。根据族谱记载,连平上坪谢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历经崇祯、康熙、乾隆、道光、同治、民国及2018年的八次修缮,距今已有398年历史。  

连平上坪福珍、福颙公祠及镇乡灵祠(洞主庙)

  1)连平上坪谢氏大宗祠,是整个上坪峒最宏伟壮观的祠堂,供奉上坪谢氏始祖复渊公。在大祠的西南角约500米处,有三个不太起眼的祠堂庙宇:福珍公祠、福颙公祠、镇乡灵祠(洞主庙),只要你是姓谢的上坪人,和这几个地方多少都有点关系。由于地理位置相近,本文一并介绍。

连平上坪谢氏四世祖俊芳公后裔祠堂分布

  1)每次回老家都有收获,上次是拍上坪谢氏老谱,这次回去花3天时间和朋友逛了30个厅厦(祠堂)。看祖牌可知祠堂是纪念哪位先祖的,但由于年深月久,祖公的事迹恐怕本村人也未必说得清楚,还好有族谱可查。一座座大小不一的祠堂捞下来,发现明清时期的上坪可谓人文荟萃,几十年前被扣上的“土匪窝”恶名有必要昭雪一番。

祠堂为何不能停放在外去世的人?

  1)连平上坪谢氏辉祖二房俊璇公(东祖)派人丁兴旺,16至20世有134张世系录,数量刚好是辉祖其他几房之和。族谱已看到东祖朝征公二房派,我忽然想起7月份和朋友拜谒满池塘朝征公祠时,在祠堂门口拍的一张照片,墙上挂的《祖堂维护公约》明文规定:“凡在外面逝世的任何人,(棺材)都不准进入大门及在祖堂停放”。

朝应公祠始建年代初探

  1)朝应公祠位于连平县上坪镇惠西村新屋下,和连平境内大多数客家围屋一样,以前我们全村的房子都是围着厅厦(祠堂)而建,可见它在老祖宗心中的位置。最近十几年来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多数家庭都在附近盖了新房或外迁大城市,老屋已经很少人居住。朝应公祠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照牛排的老屋挨着祠堂,只要打开一扇门就看见中厅了,但祠堂里连一块碑记都没有,大门口也没有牌匾,这么大一座厅厦却没人知道它的来历。

南逸(俊玮)公祠重修记(未刊稿)

  谢南逸,讳俊玮,乃上坪谢氏始祖复渊公曾孙,仲辉公第三子,生于明朝天顺辛巳年三月二十四日,殁正德丁丑年八月二十日,享年五十七岁(1461-1517年),葬于肖板坑伏地虎形(神仙潭南侧)。元配周氏,继娶钟氏,二妣合葬于大陂头之佳城(坐西向东)。南逸公生有三子(生、吉、兆)、四女。

有空还是研究上坪谢氏族谱吧

  1)心浮气躁的五月、六月,很少看族谱。翻出我2017年底在天猫买的金属探测仪Garrett ACE 400i,据说这洋玩意的探测深度在1米左右,本来是想拿到野外探铜钱的,但因为各种原因,买来就没出过屋,现在还是新的。砸我手里的还有一堆考古、收藏类的书,比如《马未都说陶瓷收藏》、《中国古钱大集》、《中国历代印章目录》、《中国历史地图集》、《收藏》,还有一斤铜钱。

«1234»

关于本站 | 照牛排 | 派安盈 | 微信公众号:iZhaoNiuPai | A | Map | 粤ICP备16052731号 | Powered By Z-Blog |

©2004-2025 照牛排考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