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第十三章《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指出,用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核苷类药有4种,即拉米夫定(贺普丁)、阿德福韦酯(贺维力、代丁、名正)、恩替卡韦(博路定)和替比夫定(素比伏)。 拉米夫定自1999年9月在上市以来,临床应用已有10年时间,上百万人用过,不良反应最少,抗病毒活性中等,价位较低(14元/片,每天口服一片),但发生耐药的最多;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活性最低,耐药率低(
我国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第十三章《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指出,用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核苷类药有4种,即拉米夫定(贺普丁)、阿德福韦酯(贺维力、代丁、名正)、恩替卡韦(博路定)和替比夫定(素比伏)。 拉米夫定自1999年9月在上市以来,临床应用已有10年时间,上百万人用过,不良反应最少,抗病毒活性中等,价位较低(14元/片,每天口服一片),但发生耐药的最多;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活性最低,耐药率低(
我们知道,目前国内外公认的乙肝治疗手段主要有两种,即干扰素治疗以及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但疗效都不是很理想。
2008年4月29日,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内科学系和理学院化学系)经过3年的研究,发现“纳米银颗粒”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国内的很多媒体也转载了这一消息。
2008年3月23日至26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亚太肝病研究协会(APASL)第十八届年会上,百时美施贵宝公司首次在亚洲公布了其慢性乙肝治疗药物博路定(恩替卡韦片)最新的五年临床试验数据。博路定(恩替卡韦片)持续出色的降病毒能力和极低的耐药率,使之成为慢性乙型肝炎重要的一线治疗药物,可以长期保护患者远离耐药困扰,强效持久地控制病情。
1)我曾看过一条新闻,说乙肝治疗比预防贵338倍,而事实可能远不止于此。三针乙肝疫苗也就几十块钱,而且是一劳永逸的;正规的乙肝治疗,一年下来花2万块属于正常。而且,乙肝治疗的疗程不确定,往往需要1年以上,甚至是长期治疗。
我国是乙肝大国,全球3.5亿慢性乙肝病毒(以下简称HBV)感染者中,有1.2亿在中国。统计表明,慢性HBV感染者中,1/4将发展为慢性肝病,部分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科学治疗慢性乙肝,在中国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
2005年公布的我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提出,乙肝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而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事实上,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也不尽相同。
也许战友们和我一样,对医院不了解。我收集了部分地区的“正规”医院(大多是三级甲等),这其中有些是专科医院,有些是综合性医院。因为我并未实地考察,无法确定各医院的真实情况,所以这些信息仅供参考。 去过以下任何一个医院的战友,欢迎提供就医感受。也欢迎补充你认为的好医院、好医生。 以下是各地医院及其网址: 1)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http://www.bj
谈到乙肝抗病毒治疗,贾继东说,要把握好“三点”,即“起点”、“拐点”和“终点”。
1、起点:就是掌握好乙肝治疗的适应症。目前认为,如果DNA复制活跃,同时转氨酶升高两倍以上,就要开始抗病毒。如果转氨酶在1-2倍之间,要根据肝脏病理变化、年龄是否大于40岁、是否有肝癌的家族史,决定是否治疗。如果是肝硬化的病人,只要病毒复制活跃,就应开始治疗。
现在很多乙肝患者迷信保肝药的功效,对于自称有“保肝”作用的药物不加节制地服用,以为多多益善。有些人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仅仅体检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就自作主张地长期服用保肝药。
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仍占了大多数,他们是否需要治疗,该如何正确对待,许多人仍很迷茫。其实,大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都不需要抗病毒治疗,根据目前的医疗进展和经验,采取“暂缓治疗”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