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连平上坪祠堂文化简述(草稿)

  1)连平县上坪镇,位于粤北山区,毗邻江西,是国道105线入粤时经过的第一个乡镇。上坪人口约有3万人,其居民姓氏主要有谢氏、陈氏、丘氏、黄氏、张氏、刘氏,等等。同一位祖公(或支派)的裔孙往往聚族而居,各姓的祖先来到上坪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个个以祠堂为中心的自然村落(客家围屋)。上坪境内祠堂星罗棋布,总数量约有一百多座,小小的乡镇竟有如此多的祠堂,可见上坪客家人尊祖敬宗之风甚盛。

  2)如果你在外生活过,有过对比,会发现那些世代沿袭并习以为常的上坪风俗是客家人独有的。照牛排在河南的李斯故里呆过几年,那里的老人去世后,灵柩都停靠在自家客厅,在自家守灵,落葬在麦田里一般没有墓碑,很可能隔三代以后都分不清老坟里埋的是哪位祖宗了。清明时由家中一两位长辈上坟除草、烧香、烧纸,其他家庭成员不重视也不参与,唯一能见到的大型祭祖活动,是祭拜全球蔡氏始祖蔡叔度的,而且来者绝大多数都是外省的蔡氏后裔。一个村里聚居了好几个姓的人,他们不修族谱也没有祠堂,过年时只在自家烧香。可见中原人的宗族意识比较淡薄,与客家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上坪谢氏大宗祠.jpg

上坪谢氏大宗祠

  3)谢氏,是连平上坪镇内人口最多的姓氏,其开基始祖是复渊公(1317-1375年)。他在元朝至元年间(1335-1340年)由江西赣县锡洲迁居连平上坪,肇基至今680余年,子孙繁衍二十余代,目前上坪境内姓谢的几乎都是复渊公的后裔。明朝嘉靖以后,政府允许民间兴祠立庙,家资丰厚或子孙众多的宗族率先兴建祠堂。根据《连平上坪谢氏族谱》记载,复渊公逝世两百多年后,其裔孙于明朝天启乙丑(1625年)在田心置买地基创建文节宗祠(今上坪谢氏大宗祠的前身),以纪念复渊公的先祖叠山公。此后数年,该祠被匪寇陈万所焚毁,重建后历经清朝康熙壬寅(1722年)、乾隆戊申(1788年)、道光丁酉(1837年)、同治丙寅(1866年)、民国七年(1918年)及2018年的多次重修,是上坪谢氏族人所共有的总祠,也是当地谢氏最壮观、最庄严的祠堂。上坪谢氏大宗祠旧时每年举行春、秋两祭,礼制完备,是肃纲正纪、激励后学的重要场所。上坪谢氏崇文重教,新得科名者到大祠谒祖时会受到房长的隆重欢迎,并奖励衣巾钱。

上坪谢氏崇文重教,得科名者谒祠会奖励衣巾钱.jpg

新贵诣大祠谒祖礼遇

  4)有总祠就有分祠。复渊公的儿子里,留居上坪的主要是福珍公(九郎)、福颙公(十郎),其后裔在下楼红星屋为两公各建了一座祠堂,按世系来说这两座祠堂仅次于大祠。福珍公的后裔被称为左族,其子仲玄、仲斌公枝繁叶茂。玄公之孙谢瑄谢琪,斌公之孙谢通,皆成钜族。福颙公的后裔被称为右族,其子仲富、仲贵、仲辉公孙枝蕃衍。富祖第四子俊浩公,贵祖第四子俊伦公,辉祖次子俊璇公,亦成望族。左右两族各推举一位族长和若干位房长,皆由德高望重又善于排难解纷的族人来担任,任期五年。复渊公左右两族子孙有的迁居外地,有的析居上坪各处。他们每到一地若干年,无论是在宽阔的垌坪还是偏僻的山旮旯,不管财力多寡,后代必于居所中央竖造祠堂,用以供奉建基于此的先祖,春秋祭祀。晚清民国时,上坪仍有不少新创建的祠堂,几百年下来,上坪谢氏祠堂的分祠已涵盖二世至十八世各代祖公,数量相当可观。

  5)这些大大小小的分支祠堂,所祭祀的祖公很多都是上坪各个时期的杰出人物,他们有的年高德劭惠洽乡闾,有的在乱世平定匪寇,有的在灾年赈济乡梓。比如,上坪西坪村保中寨“义宰第”,是纪念上坪谢氏八世祖谢襄(蒙泉公)的。明朝嘉靖戊午(1558年)岑岡、浰头、长吉等处盗贼猖獗,贼匪所到之处马牛掳掠殆尽、田地荒芜颗粒无收,民不聊生。蒙泉公不忍见上坪乡民涂炭,遂弃文从武,潜心研究兵法,仗义兴兵,将几十亩山田辟为围寨,四周设置坑堑并种上荆棘,让乡民安全地躲在围寨里,匪寇多次来犯都无计可施。此后,蒙泉公还曾平息长吉、双岭、惠化等地匪患,智勇双全的蒙泉公受到明廷的认可和嘉奖,其武绩详载《连平州志》和《惠州府志》。照牛排考古www.ZhaoNiuPai.com/KaoGu

保中寨义宰第.jpg

保中寨义宰第,内悬“擒讨有功”匾

  6)明清时上坪人不仅面临土匪的侵扰,还多次因为旱涝灾害、粮食歉收而面临饥荒。为避免乡民忍饥挨饿,上坪谢氏总会涌现一些捐粥赈济的善行。比如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上坪闹饥荒时,上正老屋继诚公祠裔孙谢呈茂“倡率殷户仔肩赈粥,乡里赖之。”呈茂公还曾捐修古坑三多桥。惠西肖板坑的谢皇铨在饥馑之年“倡率殷户赈粥,乡里咸德焉。”康熙五十一年岁饥,下楼乌羽屋廷株公祠裔孙谢元雯“捐粥赈济,乡里赖以全活。”康熙癸巳大饥,石门擎的达英公“倡捐赈粥,所苏多人,乡里德之。”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大饥,米价大涨,古坑大河背仲贵公祠裔孙谢呈孜“助米赈饥,蒙州主李氏赐匾‘爱及一乡’”。州志和族谱上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记载,正因为他们的慷慨和善良,上坪百姓得以度过灾荒。

上坪古坑大河背仲贵公祠.jpg

上坪古坑大河背仲贵公祠

  7)可能是为了相互之间有个照应,较亲的房派宗亲往往聚居在相邻的地方。比如三世祖仲富公的后裔主要居住在布联村,三世祖仲贵公的后裔主要居住在古坑,四世祖俊芳公的后裔主要分布在105国道沿线的东南、东阳村,五世祖瑄公的后裔主要分布在新镇、西坪和惠西村,五世祖琪公的后裔则聚居于下楼村,六世祖朝征、朝俯公后裔广泛分布于井下、平安镇、张峰头、满池塘、大小古陂、街背、古坑、中村、小水等自然村。这些只是个大概,实际分布复杂得多,以前不少人因为祖宗蒸尝田在外地而析居。

  8)祠堂前面往往有一口鱼塘,既利于风水又能防火。所以在地图上你只要看到前有鱼塘,后有一组半圆形或方形围屋的地方,围屋中央往往都有祠堂。祖堂位于整个围屋的中间位置,就象她在族人心中的位置一样,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近年来上坪时兴在祖屋周围盖新房或在城市买房,多数祖屋都已变成了无人居住的空房子(不少围屋已被拆除,仅存祠堂),但是祖堂始终有一种魔力,能把亲房祖叔们团结起来,我们看到,2023年上坪谢氏至少有7座祖堂重修竣工。宽敞的祠堂,配套的公用厨房和地坪,目前仍然是族人举行婚丧寿喜、商议族事的最佳场所。

8xcp.jpg

连平上坪谢氏族谱、谢氏大宗祠历次修缮时间

  9)维系客家人宗族关系的,除祠堂外还有族谱和墓地。在复渊公逝世50年后、二世祖福顒公去世次年(1425年),复渊公之孙仲玄、仲贵、仲辉三公始创族谱,此谱卷多数毁于兵燹火灾。此后在明朝嘉靖丁未(1547年)、万历癸巳(1593年)、崇祯戊寅(1638年),清朝乾隆癸酉(1753年)、道光甲辰(1844年),民国甲子(1924年)及1993年已历经七次大修,八修谱由云茂叔主修,尚未出版。旧时每次修谱,其发行量仅有几套、十几套,受谱者皆为德隆望尊的族长、房长,族谱为传家之宝,阅谱犹谒祖。在封建科举时代,连平上坪谢氏所取得的功名之高不及何氏,居官之高不及颜氏,但上坪谢氏族谱记载的详细程度上,连平境内各姓氏无出其右者,自开基祖复渊公以来,各代祖先的生、殁、葬、配、子、蒸尝、地契、迁徙、为人和功绩,皆被详实地刊载于族谱之中,现存的上坪谢氏老谱叠起来高达1.5米。复渊公以下代代清楚,哪怕你是名不叫经传的普通老百姓,在族谱里都有一席之地。照牛排认为,没有确切时间记载的史料,其价值会少一半,而其它姓氏的族谱往往忽略了祖公的生殁时间,非常不利于后世的考证。查族谱可知族规家约、世系演变、远近亲疏,追溯祖宗功业仁德,可教化儿孙。

HY.jpg

上坪谢氏老族谱,叠起来高1.5米

  10)自古以来,上坪人都非常重视祖墓的祭醮和修缮,他们认为祖墓关乎家族的风水,影响后代的人丁和财运,所以在解放前不乏为求一吉壤佳城而数次迁葬的例子。随着近几十年教育的普及,无神论者居多,如今移风易俗,但是一到年三十、大年初一,家家都会置备“三牲”祭拜祖先;每年清明前后,出门在外的上坪年轻人大多会返乡扫墓。所祭祀的祖先既有自己小家庭的近代祖,也有全村甚至多个村同宗的各代远祖。几百几千人欢聚一堂,一部分人进山为祖墓锄草献香鸣炮作揖,另一部分人准备客家老八盘,在茶饮酒食之间畅叙宗族之谊,非常有益于敦宗睦族、促进社会和谐。

  11)陈氏,主要聚居于连平上坪东阳村下陈角、茶园,东南坎下、学堂、上田心、古坑、小水十二排等地,其开基祖仲良公(1317-1390年),与复渊公同庚,始祖陈元公祠(陈太邱宗祠)位于下陈角。“陈留谢氏”是上坪陈氏与谢氏之间的友谊佳话,目前在上坪水口倚南庙里还供奉着“上坪乡创建庙宇陈仲良、谢复渊二位大人尊神位”。在下楼红星屋十郎公祠西南角的镇乡灵祠(洞主庙)里,1989年的重修序言中写道:“上有青天,下有灵神。我上坪陈、谢两姓开基以来,祖先建立此庙,命名‘镇乡灵祠’,又名‘洞主庙’。神功威灵显赫,诚求必应,大振家声,书生普及,人口平安,五谷丰登……”陈、谢两姓友谊可见一斑。《连平上坪陈氏族谱》创修于明代万历丙申(1596年),其后历经清代乾隆己巳(1749年)、民国甲子(1924年)及2005年多次重修。

上坪下陈角陈元公祠.jpg

上坪下陈角陈元公祠

  12)丘氏,开基祖为志清、祖清公兄弟俩,尊其祖父念三公为下坪丘氏始祖,目前已传至26世。志清公后裔为左族,世居上坪镇下坪新陂村;祖清公后裔为右族,世居下坪石陂村。《下坪丘氏族谱》创修于明代万历乙酉(1585年,由和平知县王宏作序),重修于清代康熙戊辰(1688年)、嘉庆辛西(1801年)、1999年(左族四修)及2018年(右族四修)。乾隆朝举人丘庄、今之作家丘树宏,皆出自下坪。

下坪石陂村丘氏祠分布.jpg

下坪石陂村丘氏祠堂分布

  13)刘氏,开基祖为荣受、崇受公兄弟俩,洪武年间他们由江西铜盆锡州迁至下坪,世居下坪大径、隔田、岗下、烂坭径等地。崇受公后裔传到十一世时未再续谱,可能已经迁走,目前下坪刘氏皆为荣受公后裔。下坪刘氏族谱大致创修于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年,亦由和平知县王宏作序),重修于清代顺治十五年(1658年)、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乾隆廿九年(1764年三修)、同治十一年(1872年四修),现存的老谱可能是在乾隆版《连平州下坪刘氏三修族谱》手钞本的基础上于同治年间补录的。

乾隆廿九年《下坪刘氏重修族谱》记载荣受公.jpg

《下坪刘氏重修族谱》记载荣受公

  14)上坪谢氏、陈氏、丘氏、刘氏,还有其他几个姓氏,其语言相同(客家话),立祠、修谱、扫墓的风俗习惯也一样,形成上坪独特的祠堂文化。

往期回顾(戳下方标题):
  州志-你不知道的雍正《连平州志》揭秘连平起源之迷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的区别
    牟爷是如何在连平白手起家的《连平州志》卷之一:星野《连平州志》卷之一:舆图
    《连平州志》卷之一:八景图连平新八景建置1建置2建置3建置4建置5
    《连平州志》卷之二:连平疆域、山川连平风俗
    《连平州志》卷之三:连平城池连平公署CCTV央视《中国影像方志》连平篇
    《连平州志》卷之四:连平学宫先贤先儒祭礼祭品冒籍乡饮酒礼
    《连平州志》卷之五:祀典-祭先农坛祭关帝庙贡赋1贡赋2贡赋3贡赋4贡赋5
    《连平州志》卷之六:兵防1兵防2津梁秩官选举貤封和乡饮宾
    《连平州志》卷之七:人物,宦迹.武绩.人瑞.德量.义略孝行.方正.耆硕.善行.耆寿列女.贤母.寿母
    《连平州志》卷之八:物产古迹·寺观.坟墓祥异.饥荒.旱涝.兵事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内管岩石壁记/征浰头祭文/蒙泉记艺文2,鼎建州治碑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3,修岩坡路碑记/重修三多桥记/捐修葫芦峒山路序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4,文山二女墓记/宋故丞相文信公二女墓铭/祭文烈女双正墓文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5,重修州城记/连平州明伦堂记/重建城隍庙记/祝圣寺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6,牟公祠堂记/重修牟公祠序/牟公祠聚元会序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7,连平形胜记/圣迹岩记艺文8,建立义学碑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9,待赠若周何公传(何多才)艺文10,黄玫石先生传(黄志正)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1,曾得忠、王问臣合传艺文12,何母颜孺人传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3,刘正烈传、墓、亭艺文14,叶烈妇传
    《连平州志》卷之十:诗1,牟应受的诗诗2,何深的诗诗3,颜希圣的诗诗4,连平杂诗
  族谱-上坪谢氏历次修谱时间上坪谢氏明清老族谱复渊公迁居上坪的时间
    连平上坪谢氏的字辈连平上坪谢氏家约(家训)仲辉公的兄弟俊玮公派贤达
    上坪谢氏七修谱错漏存疑朝位公文武世家从小水外迁的朝佳公后裔岭下懋年公记
  祠堂-上坪谢氏大宗祠历次修缮时间上坪谢氏复渊公祠八修记福珍、福颙公祠及洞主庙上坪四角楼
    仲富、仲贵公后裔祠堂分布辉公后裔祠堂分布南逸(俊玮)公祠重修记朝应公祠始建年代初探
    俊芳公后裔祠堂分布俊璇公后裔祠堂分布瑄公后裔祠堂分布琪公后裔祠堂分布
    连平颜氏府第分布消失的连平学宫消失的福音堂(连平中学前身)
    连平谢氏八房祠(芝兰书室)连平上坪黄坑屋谢氏诚文公祠2023年连平上坪谢氏祠堂进伙回顾
  乡土-连平州城大小及攻城纪事连平历年水灾 | 连平妇女(1946年1928年) | 上坪三洞村办学记
    连平革命斗争史神枪手谢泮飘黄埔县长谢静生扬州起义何健生颜伯焘厦门抗英及革职返乡
    连平颜氏谁的官衔最高忠信榕树下何氏上坪大事记上坪古代名人录清代武举谢辉扬
    下坪文魁丘庄连平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中国高考状元现状) | 连平中学史忠信中学史
    蒙泉公剿匪往事大湖寨的翰林曾冠英上坪民意“镇长”谢朝佩颜世清书画收藏)、颜宝航
    连平人民医院首任院长翁润苍缅怀上坪古坑人谢开育连平上坪祠堂文化简述连平客家山歌
    连平上坪客家锣鼓锣鼓乐谱) | 连平过年(春节)风俗十二月节索民谣上坪老八盘上坪粽子
    连平上坪西禅寺上坪谢氏十三景下坪八景上坪水口桥的来历上坪街老照片鹰嘴蜜桃史
    连平电影院放映史连平丧葬习俗 | 辉公墓(21年24年) | 文龙公历代祖墓考上正继诚公考略
    朝征公墓贵东市兴衰新屋厦枫杨古树颜宣甫“重游泮水”
    颜检墓的现状和修造故事明代顺阳王朱有烜墓出土记安徽宏村游记后收藏时代上莞圣旨牌匾


本文出自【照牛排考古】博客,文章不定期更新,转载请以链接的形式注明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http://www.zhaoniupai.com/kaogu/archives/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