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连平州志》卷之八:古迹·寺观,附坟墓.仙释.养济院

  《连平州志》第八卷记载了雍正八年时连平境内的古迹、寺观,附载个别有名的古墓(比如文天祥二女墓)、仙释(比如汉代在黄牛石修炼得道之人曾衮)和养济院(古代收养鳏寡孤独的穷人和乞丐的场所)。古迹充斥民间传说,寺观庙庵如今多已无存。照牛排觉得州志引言说的对,是否为古迹不必太较真。

  中国古代有三大教派:道教、佛教、儒教,后两种受历代肉食者所推崇和利用,和如今的马列一样。比如武则天把自己的裙子、秘色瓷,连同佛教圣物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一起封存于法门寺地宫以示崇佛,让人安于现状向往来世。又比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通过全国各地的孔庙传播孔孟之道(仁、恕、诚、孝),让人修身修德忠君。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代衣食难以周全的人,募修寺观时却“解赠欢然”。

  【古迹

  通都大邑,阅历沧桑,前圣之所过化,往哲之所遊寓,流风余韵千载犹新,以至仙踪佛记所在,皆有班班可考已。连平创建未久,昔时披榛开径,访野老于山中,问渔人于泽畔,指某水某石某邱某壑以为古蹟,其真古迹也耶?虽然物希见赏,事异争传必求其实,不亦鑿乎?况乎温泉可浴,苍岩可游,非尽凭虚而拜,双正节烈之墓风霜凛然,将与山水并永斯其为蹟也,可以千古矣。志古迹。

  聚仙岭,在城北数武岭上,古松数株,山麓有丹灶遗迹(见连平老八景之【丹灶虬松】)。

  仙人石,在城州龙三里许,石顶端平时有紫云缥缈,白鹤常楼其上,乡人于此祈丰年焉。

  百石米,在城南十里许大迳口,山腰有石穴,世传旧出白米百石,可食千人。

  撑腰石沙洲,今改柱石。其潭深无底,传闻石窟有老黿如磨盘大,时或游泳随波上下,欲迹之不可得。中一沙洲清澄如鑑,科年遇浮水面,入闱必多雋,谚曰:"水出沙洲,鹿鸣呦呦"。

  仙塔脚,城南里许,周数丈,有花砖塔脚,下有小池一口,隆冬不涸,坞上大树数株。建亭其间,额曰:"连岘",连人于此送迎焉。有记(见连平老八景之【仙塔遗踪】)。

  桃生水,城东北十五里,在歇马磜。下有小涧,蓄水不广,四时皆濁,行人饮之即腹胀难疗,人每见有一金鸭。虽名古迹,实为毒泉,书以誌戒。

  石人嶂奕迹,城北十里,石立半山如人状,其上端平可坐百人,有对奕仙跡。

  温泉,一在上坪即煖水口,一在城东北三里许黄叟洞。

  黄牛仙石,城北五十里许,高插云霄,汉曾公衮修炼石顶,基址尚存。清明前后狂飚暴雨,拔树卷屋即曾公乘以祀其祖云。

黄牛仙石

  照牛排考古注:黄牛石,因山上有一奇石酷似黄牛而得名。而它的真正的位置并不在主峰,而是在粤赣分水的一个山坳间(第二峰方向)。“黄牛石”头朝江西,屁股则朝着广东——上坪人戏说,此牛吃的是江西的草,拉屎却肥了广东的田,因此,广东的粮米产量高于江西。后有股票在广东深圳上市,牛头朝向江西(为牛市),所以江西得利较多。

  饭甑石,在银场塘,去城西北四十余里,石峰圆耸,因以“甑”名。山腰岩洞深莫测,传为神人棲息之所,樵牧偶入见其宫室花木别一洞天,又见有人苍髯绿髪,栩栩生动若利其所有,袖而出即昏迷归路,或有意覔之经年无所遇。州人石云根记

  圣迹苍岩,详见前,有记(见连平老八景之【圣迹苍岩】)。

  道人石,即歇马磜之右。石高丈余,道人修炼于此,果成飞昇,故云。

  油鱼岩,野鸭潭洞口,溪流百步石壁有泉穴,产鱼大如指,美而多脂。春末随流出,秋初入穴,游泳上下不远,去亦不受钓,土人觇其候,纳笱穴中随有获。大抵泉煖而鱼肥,远携则味变,故州里之近罕得鲜食焉。里人曾敏记

《连平州志》卷之八:古迹.寺观

  铁船潭,在长吉牛过渡,土人传云洪圣王自撑铁船,后殁船沉水底,至今阴晦时常显浮。河泮一阜有石穴,水从地入,去三十余里自长宁马头出,乡人时进此捕鱼。

  仙人碑,在大嵩迳山顶,横直尺许,文如鸟迹蝌蚪,人莫能识。照牛排考古注:大嵩迳也在连平油溪的野鸭潭。

  龙岩潭,在银梅铺,潭内有伏龙。乡人遇旱,投以鉎铁,骤雨随至(见连平老八景之【龙潭喷雨】)。

  洪圣王故居,长吉小水洪圣王旧基,万历间乡人倡复立庙祀之,岁时迎赛显应,宣封“南海洪圣广利明王”。水利舟楫,行人赖焉,广属每多祀之。

  鸡罩石,百口塘南三里,平沙漾水双石挺立,高者约二丈,次高丈许。色黝黑皮皱涩,筋骨遒紧,远望如闘。韩公诗云:"大鸡昂然来,小鸡耸而待",信然。雍正四年(1726年),乡人夜盗烧灰碎其一,灵石亦有数耶?

  白马神,在忠信忠管村,旧传兄弟三人远宦,母恋念,断所居龙脉,兾其归,兄弟皆卒于官。一夕母梦兄弟同骑白马归家,厥后常现江干,乡人即其居侧筑坛祀之,称为白马郎,祈祷徃焉,旧断龙迹今犹存。

  灵山桃花岩,旧传有樵竖入山,偶见园林池舍桃实离离,遇老人曰:"此乃桃花滴水岩,仙翁郭养灵楼神处也!"归以语人,次日复往迷无路。明居人吴友仁采药山中,逢一道士授以方竹叶,金字云:“深山郭养灵,谷口竟谁寻。妙药原无种,神丹只此心。”友仁沉思欲问,举头忽不见,惆怅久之。后其孙子觐登黉序,年七十八岁卒,时与乡人述其事,至今故老犹能言之。里人刘利章记

  塔岭,在忠信古塘铺,尚存遗址,旧传与州城塔岭共一仙踪云。

  【附坟墓】

  洪圣王墓,距州七十里,在水西戈罗山顶(见连平老八景之【戈罗耸翠】)。

  仙女墓,即双正墓,在忠信苏坑仙女桥边,宋文丞相公二女定娘、寿娘也。有记。

  据照牛排初步考证,文天祥有3个老婆(欧阳氏、环娘之母颜氏、佛生之母黄氏)、2个儿子(道生、佛生)和6个女儿(定娘、柳娘、环娘、监娘、奉娘、寿娘)。长子道生不幸于十三岁时病逝于广东惠阳,次子佛生在空坑之役(1277年8月17日,江西兴国)后与其生母黄氏、欧阳氏、柳娘、环娘及其生母颜氏“并陷失寻,闻自隆兴北行,惟佛生已死”。长女定娘和六女寿娘欲投奔其父,在途经三角时病卒(一说投奔其父好友谢叠山时被元兵追杀,后双双投井而亡。另一说定娘寿娘两姊妹在墓旁的凌角湖采摘凌角,听闻父亲在北京慷慨就义后,双双跳凌湖自尽身亡。当地村民将二女捞起并从身上搜出文天祥家书一封,始知死者为文天祥的之女。村民有感于文天祥抗元之举,遂将二女就地安葬)。文天祥在狱中写的《集杜诗两韵》中记述:“丙子(1276年),定娘、寿娘以病死于河源之三角”。文定死时或为十一岁,文寿或为八九岁。次女柳娘和三女环娘于空坑之役被元兵俘获后作为公主婢女随嫁甘肃,四女监娘和五女奉娘同死在潮阳之败(1278年十二月,广东海丰县北五坡岭)乱兵中。照牛排考古 www.ZhaoNiuPai.com/KaoGu 

文天祥二女墓(仙女墓,即双正墓),位于连平三角镇向阳村

文天祥二女墓,墓碑刻文“敕封护国仙神烈女定娘寿娘合葬墓”

  刘正烈墓,城南连岘亭右侧,知州蒋世珍宜人。为弁吴xxx经都人士表曰xxx不见其师追趋,次日方xxx舍xxx人既即夕归矣,卒为xxx颈坑。

  【附载】

  王孝子墓,在百口塘墟侧牛岗墩,浙江人。其父王国仕康熙年间任长吉司卒于官,孝子来省父始知父故,驚泣不食,祭奠毕一恸而卒。士人哀之,醵钱葬其父侧,表曰:"王孝子墓"。

王孝子墓,位于连平隆街镇百叟墟侧的牛岗墩

  【寺观

  慨自青牛度關、白马驮经以来,佛老之说蔓延日盛,至与儒并峙为三,其祸福之说有以动人也。乡里自好之流,入事父母饔餐有缺,募修寺观解赠欢然,不亦惑之甚哉?然圣贤持礼义以觉世,佛老张祸福以诱人。天下固多理义不能谕,闻祸福而犹知懼者。山钟村鼓提撕昏愦,倘亦神道设教之所不废也乎。志寺观。

  观音堂,城内东北隅,明崇正十二年(1639年)己卯,州守姜赐履建上进释迦殿。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绅士耆民重修中进观音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绅士耆民重修。

  照牛排考古注:观音堂是佛教场所,用于供奉观世音菩萨(唐代为避李世民名讳,略去“世”字,称之为观音),菩萨在佛国里的位置仅次于佛,又叫“大士”,职责是协助佛普渡众生到极乐世界去,了却一切烦恼,永远欢乐。不知连平城还有没有观音堂,附一张清末民初连平元善镇墩下福音堂的图片 ,福音堂是基督教堂。清光绪28年(1902年),德国牧师肖国安来元善镇传教,在城内西南角设立临时宣道所。宣统二年(1910年),教会以教徒吕房胜为中人,用1000两白银,在离城2公里的墩下购买了15亩荒地用于建造福音堂,内建外国牧师楼一座、中国牧师和工作人员宿舍一栋、礼拜堂一间,附设小学一间。先后来墩下教堂传教的既有外国牧师,也有中国牧师及传教士。外国牧师有德国人肖国安、韦牧师、魏伯贤、袁思福、王纪贤、华启新,瑞士人韶德全、古霭迁等;中国牧师有五华县人李寿人、张文彬、周维新和张存道;中国传教士有彭亮臣、黄季鸾(紫金人)、林守端(女)、颜桂珍(女)等。

福音堂,位于连平元善镇墩下,崇真会Quervain摄于1910/1927年

  祝圣寺。

  白云寺,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建。

  照牛排考古注:连平西边的“陈陂合”隔河往西的同心路(341省道密溪桥)旁有个"白云古寺",应为此寺,至今已有430年历史。白云寺占地面积15000多平方,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由于资金短缺和管理不善等种种原因,自2007年起,白云寺大雄宝殿处于停建状态。(2016年时)有在建大雄宝殿一座,西寮一座,现任住持释悟霁(比丘)个人出钱征地八亩恢复寺院,土地征用和规划手续已交县民宗局代办土地证和规划手续。文物遗存:清代当地信众恢复重建功德碑一处。

连平白云古寺,位于元善镇陈陂合村旁,摄影:石龙大哥

白云古寺,卫星地图来源:百度地图

  登山庵,续宗禅师开建。

  照牛排考古注:雍正八年版《连平州志》未记载登山庵的始建年代和位置,若以修志那年开始算,至今已有290年历史。据石龙大哥介绍,(连平八景之一西山瀑布的那个)西山半山腰有座登山庵,走路从105国道江面村路口到登山庵要一个半小时(开车20分钟左右,5公里水泥路直达)。我在地图上测量,白云古寺和南边登山庵的直线距离仅3.1公里,从登山庵往城里方向下来的山路是石街路(风景不错,像古驿道),出口就是白云寺,但开车从寺到庵要绕12公里。中国不论再远再偏僻的庙宇,总会有人来拜,听庵主说时不时有游客来拜会。庵堂旁边种了杨梅,柑橘,养了乌鸡,还种了蔬菜,荷兰豆,一派田园风光。登山庵平时白天就一个阿姨在那里,可能是附近村子的人,听口音说的是城里话。


登山庵,位于连平元善镇西山半山腰,摄影:石龙大哥

白云古寺和登山庵的位置,卫星地图来源:百度地图

  永兴庵,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建(修建者可能是谢继杨)。

  照牛排考古注:永兴庵在连平西边的“古文坑”,永丰庵在连平西边的“椒子坪”(今天的蕉子坪?),见《连平州志》卷之三:清代连平城池、井池、都里、墟市

  永丰庵,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建。

  九峰庵,唐仪凤三年(678年)建,崇正九年(1636年)鼎修。

  据《连平县志》记载,佛教于隋唐时期传入连平。九峰庵可能是连平境内历史最悠久寺庙,建于武则天的老公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可惜毁于大革文化命。

九峰庵遗址,位于连平元善镇前锋村

  双桂庵,崇正六年重修。

  廻龙庵,明万历三年(1575年)建。

  照牛排考古注:州志此处“廻”字的“回”下方是不封口的。据《连平州志·城池》记载,连平茶山的“邓坑”有个廽龙庵,不知是否为此庵。

  九龙寺,明天启六年(1626年)重修。

  正定寺,顺治十四年(1657年),周元春建。

  云中寺,即鸭妈坑,明万历年间建。

  慈清庵,周瀛首母谢氏建。

  量福庵,刘禹鼎建。

  苍石庵,在歇马磜鹦哥石下。

  禅定寺,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建,崇正八年(1635年)重修。

  太平寺,下坪,明崇正五年(1632年)重修。

  方山庵,明万历年间(1573至1620年)谢瑄建。

  天竺庵,明万历年间谢廷一建。

天竺庵(今名丹竹庵、崇兴寺),位于连平元善镇东河村

  西禅寺,明宣德元年(1426年)建。康熙十一年(1672年),僧正诠、宗珮重修。有记。

西禅寺,位于连平上坪镇下楼村,附近的水楼屋有叠山宗祠和洞祖庙

  玉泉庵,内管玉泉岩内,明万历年间建。

  西域庵,明隆庆六年(1572年)建,天启六年(1626年)修。

  高山庵,崇正八年重修。照牛排注:此庵的创建者为上坪谢氏六世祖廷棡公(1492-1564年)。

  青云寺,城东山三里许,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重修。

  紫云山,明天启元年(1621年)建,接黄牛仙石,汉曾公修炼山巅。石池穷冬不涸。

  东林寺,溪东龙泉山,嘉靖元年(1522年)建,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重修。

  净土庵,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建。

  紫华山,大田乡。

  照牛排考古注:据《连平州志·城池》记载,连平西南六十里曰大田,其村曰小水(俗传洪圣王故居,今立庙),曰碓陷石,曰大田墟,曰梅峝,曰河角。在长吉,也就是今天的田源、隆街一带。

清嘉庆十三年隆街镇洪圣庙铁钟,重100余斤,连平县博物馆藏

清嘉庆十三年隆街镇洪圣庙铁钟,重100余斤,连平县博物馆藏。钟身铸文:

  連平州河角鄉,合眾信弟子虔具洪鐘壹口,重壹佰餘觔,敬在洪聖大王案前,永遠供奉。旹嘉慶十三年(1808年)孟冬吉旦立。萬聚爐造。

  金山寺,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建。

  黄龙庵,明隆庆元年(1567年)建。

  高峰庵,明隆庆三年建。

  宝丰庵,银梅馆梨坑地。

  狮子庵,在银梅帽子峰。

  南玉庵,在银梅大华,万历年间建。有僧南野苦行清修,州守高光国旌之千僧锅二口犹存(照牛排考古注:今已不存)。

南玉庵,位于连平陂头镇大华村

  香積寺,莲塘地。

  观音堂,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建。

  兴隆寺,明嘉靖年间(1522至1566年)建。

  九峰寺,东桃地,明嘉靖丙寅年(1566年)建。

  石峰庵,明隆庆三年(1569年)建。

  廻龙庵。

  燕岩,明月空祖师道场(见连平新八景之【六祖禅踪】)。

燕岩古寺(2013年重建前),位于连平陂头镇夏田村鹿子坑。古寺后面有个80多平米的天然溶洞叫燕岩

  隆兴庵,明宏治年间(即弘治,1488至1505年)建。

  龙驯庵,忠信,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建,即黄竹坑。(此庵已改建为忠信中学)

  狮子岩,忠信。

  灵山庵,忠信。

  照牛排考古注:高莞镇徐村瓦窑屋村民吴娘石于2005年无意间发现家中一民国年间寺院手抄本《灵鹫山寺记》并送交灵鹫禅寺作为仅存文物保管(复印件由寺院报送连平县档案局、连平县宗教局,河源市宗教局、高莞镇人民政府作为历史资料存档)。该游记是当地一乡绅曾绍贯于民国年间游历本寺所写,开篇写有:“灵鹫山寺者,吾乡之名胜。山未有名,是有是寺,山因而名之。”2004年4月,连平县民族宗教局批准寺院恢复开放宗教活动,2007年,经县宗教局协调,当地村民同意归还寺院264.22亩山地支持寺院恢复重建,并于当年在县国土局登记发给寺院土地证。2007年,省民族宗教委员会将该寺院进行登记备案。(2013年时)该寺院正在恢复重建中,现道路和供电并未接通,交通可通过山间便道抵达。

灵山庵(今名灵鹫禅寺),位于连平高莞镇徐村,始建于明代

  太平寺,长吉,明崇正十四年(1641年)建。

  天池庵,长吉,明崇正十四年建。

  宝池庵,漆木垇,明崇正年间(1628至1644年)建。

  观音阁,上坪温泉水口,顺治十八年(1661年)建。

  照牛排考古注:据金龙宗亲介绍,连平上坪镇水口桥附近的有三个庙,一个水东庙(即倚南庙,位于105国道东边、赤岗暖水口东侧),一个水西庙(即上坪革命烈士纪念碑下边的煖水灵祠),还有一个小庙不知啥名(在水口桥西边、往布联方向走约30米小路边左侧)。此外,《连平州志·祀典》【附各乡坛庙】简单记载了名字“煖水灵祠(即热水口)”、“下坪水口庙”。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没法判断观音阁是哪一座,但基本可以排除煖水灵祠——根据《连平上坪谢氏族谱》第34页、45页和1118页,复渊公的六世孙谢朝见写下《上坪十三景·煖水灵祠》时,署名是“万历癸巳(1593年)夏月之吉 恩诏儒官 六世孙朝见谨题”,“万历癸巳”可能是重修族谱时作诗的年份,也可能是和平邑侯张公(张应诏)给朝见公加以“儒臣”冠荣的年份。据《和平县志》记载张应诏于1592年开始任和平知县,四年后郑时化继任。另外,朝见公生于1538年,与观音阁的建造年代(1661年)相隔123年,写诗当在1661年之前,综合推测,暖水灵祠的建造年代比观音阁要早。

水东庙(倚南庙),位于连平上坪镇水口桥附近,图源:金龙

倚南庙重修芳名碑,似与谢、陈两姓始祖有关,与上坪洞祖庙、水西庙齐名

  万缘庵,猴子额,康熙十一年(1672年)谢旭明建。

  附

  【仙释】

  曾公,名衮,曾田人。幼读书慕黄老术,赵佗雄据南粤自称帝制,衮鄙之,入黄牛石修炼,后得道。时往来于太湖三角间,乡人立庙祀之,祈祷响应。

连平忠信镇曲塘村曾公庙残址(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曾衮是东源曾田人

警雄曾公庙,位于连平元善镇警雄村(始建于清代)

  镜台,不知何地人,明万历间出家,结宇内管玉泉岩,苦修历年。将示寂以乞,化皮囊事募,和平令施薪度化,令慨给之。及期积薪成台,筵欵各㫋檀订以案几,折时即当化去,午刻几忽折起。辞披袈裟登台,鱼诵不辍,火自下发腾烟而去,灰烬中止,遗一履如新,偈失记。后一年手携只履遇乡人于虔,怀中取一鑰匙托寄其徒木明,归验果生前物,至今犹时显迹岩中云。

  【附养济院】,在城西里许,西坛之右。崇正八年,知州牟应受建凡十余间,周围数十余丈,今废址存,宜修复之。

  注释:过化【经过其地而教化其民,亦指做地方官】,遊寓【游寓yóu yù,游历寄居】,榛【zhēn,丛杂的草木】,野老【村野的老百姓,农夫】,蹟【迹,同“跡”】,鑿【凿】,事异【事物改变了】,黿【yuán,同“鼋”,大鳖】,鑑【同“鉴”,镜子】,雋【jùn,同“隽”,才智出众的人】,坞【wù,四面高中间凹下的地方】,濁【浊】,煖【暖】,甑【zèng,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现代则是木制桶状物,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置于鬲上蒸煮。现在连平客家人酿酒或举行村宴时也会用到饭甑】,棲【qī,栖】,覔【mì,古同“觅”】,觇【chān,偷偷地察看】,笱【gǒu,竹制的捕鱼器具,口大窄颈,腹大而长,鱼能入而不能出】,阜【fù,土山】,鉎【shēng,铁锈】,迎赛【迎神赛会,旧俗把神像抬出庙来游行,并举行祭会,以求消灾赐福】。

  洪圣大王【中国民俗信仰的人物,洪圣大王本名洪熙(一说是祝融),是唐代的广利刺史,廉洁爱民,精通天文地理,曾经设立天文气象观测所,使出海的渔民和商人都颇受其益。死后受到敬仰和供奉,成为人们心中的海神。唐朝天宝年间封为“广利王”,宋加封为“洪圣”、“威显”,元朝诏尊为“广利灵孚王”,清雍正再封为“南海昭明龙王之神”,中国民间则称为“广利洪圣大王”。据说广东有几百座洪圣庙、广利庙,最大的是始建于隋朝开皇十四年(594年)的广州南海神庙】。

  闘【dòu,古同“鬬”、“鬥”、“斗”】,兾【jì,同“冀”,希望】,青牛度关【博学的周朝史官老子(李耳)看到周朝衰败了,于是离开都城西行归隐,骑着青牛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后以此典指有道之人隐遁或降临】,白马驮经【在汉朝时佛教第一次传入中国,用了一匹白马驮经,建造了白马寺纪念这匹白马,所以有了白马驮经的传说】,饔【yōng,早饭。饔餐是指饭食。另外,飧sūn是晚饭,有个成语叫饔飧不继,指吃了上顿没下顿】,懼【jù,惧】,積【积】,历年【过去多年】,示寂【佛教指佛、菩萨或高僧死去】,㫋【同“旃”zhān,古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旃檀又名檀香、白檀】,偈【jì,佛经中的唱词】,虔【江西赣州市的简称。古代赣州先称为虔州,宋朝时虔州更名赣州】,鑰【钥】,月空祖师道场【月空是明初少林寺的武僧,他武艺高强、爱国,在抗击外来侵略“倭寇”的战争中不怕牺牲,屡建奇功。“道场”是指和尚和道士做法事的场所】,照牛排【连平上坪 谢添泉】。

参考资料新华字典,百度百科;

  《连平州志》,卢廷俊、何深、颜希圣,1730年;

  《连平上坪谢氏族谱》,照牛排考古,1993年;

  《钦定四库全书·文信国集杜诗》集部四、别集类三,1779年;

  崇真会&USC Digital Library

  《连平县志1979-2004》,连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13年;

  《河源市文化遗产普查汇编·连平县卷》,陈建华,2013年9月。

往期回顾(戳下方标题):
  州志-你不知道的雍正《连平州志》揭秘连平起源之迷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的区别
    牟爷是如何在连平白手起家的《连平州志》卷之一:星野《连平州志》卷之一:舆图
    《连平州志》卷之一:八景图连平新八景建置1建置2建置3建置4建置5
    《连平州志》卷之二:连平疆域、山川连平风俗
    《连平州志》卷之三:连平城池连平公署CCTV央视《中国影像方志》连平篇
    《连平州志》卷之四:连平学宫先贤先儒祭礼祭品冒籍乡饮酒礼
    《连平州志》卷之五:祀典-祭先农坛祭关帝庙贡赋1贡赋2贡赋3贡赋4贡赋5
    《连平州志》卷之六:兵防1兵防2津梁秩官选举貤封和乡饮宾
    《连平州志》卷之七:人物,宦迹.武绩.人瑞.德量.义略孝行.方正.耆硕.善行.耆寿列女.贤母.寿母
    《连平州志》卷之八:物产古迹·寺观.坟墓祥异.饥荒.旱涝.兵事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内管岩石壁记/征浰头祭文/蒙泉记艺文2,鼎建州治碑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3,修岩坡路碑记/重修三多桥记/捐修葫芦峒山路序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4,文山二女墓记/宋故丞相文信公二女墓铭/祭文烈女双正墓文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5,重修州城记/连平州明伦堂记/重建城隍庙记/祝圣寺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6,牟公祠堂记/重修牟公祠序/牟公祠聚元会序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7,连平形胜记/圣迹岩记艺文8,建立义学碑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9,待赠若周何公传(何多才)艺文10,黄玫石先生传(黄志正)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1,曾得忠、王问臣合传艺文12,何母颜孺人传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3,刘正烈传、墓、亭艺文14,叶烈妇传
    《连平州志》卷之十:诗1,牟应受的诗诗2,何深的诗诗3,颜希圣的诗诗4,连平杂诗
  族谱-上坪谢氏历次修谱时间上坪谢氏明清老族谱复渊公迁居上坪的时间
    连平上坪谢氏的字辈连平上坪谢氏家约(家训)仲辉公的兄弟俊玮公派贤达
    上坪谢氏七修谱错漏存疑朝位公文武世家从小水外迁的朝佳公后裔岭下懋年公记
  祠堂-上坪谢氏大宗祠历次修缮时间上坪谢氏复渊公祠八修记福珍、福颙公祠及洞主庙
    仲贵公祠南逸(俊玮)公祠重修记朝应公祠始建年代初探
    俊芳公后裔祠堂分布俊璇公后裔祠堂分布瑄公后裔祠堂分布琪公后裔祠堂分布
    连平颜氏府第分布消失的连平学宫消失的福音堂(连平中学前身)
    连平谢氏八房祠(芝兰书室)连平上坪黄坑屋谢氏诚文公祠2023年连平上坪谢氏祠堂进伙回顾
  乡土-连平州城大小及攻城纪事连平历年水灾汇总连平颜氏谁的官衔最高忠信榕树下何氏
    下坪文魁丘庄连平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中国高考状元现状) | 颜伯焘厦门抗英及革职返乡事略
    蒙泉公剿匪往事大湖寨的翰林曾冠英上坪民意“镇长”谢朝佩颜世清书画收藏)、颜宝航
    连平人民医院首任院长翁润苍缅怀上坪古坑人谢开育连平上坪祠堂文化简述连平客家山歌
    连平上坪客家锣鼓锣鼓乐谱) | 连平过年(春节)风俗梅州客家十二月节索民谣
    连平上坪西禅寺上坪谢氏十三景下坪八景上坪水口桥的来历上坪街老照片鹰嘴蜜桃史
    连平县电影院放映简史连平丧葬习俗辉公飞半垌文龙公历代祖墓考上正继诚公考略
    颜检墓的现状和修造故事明代顺阳王朱有烜墓出土记安徽宏村游记后收藏时代上莞圣旨牌匾


本文出自【照牛排考古】博客,文章不定期更新,转载请以链接的形式注明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http://www.zhaoniupai.com/kaogu/archives/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