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谈及连平颜氏,必称颜希深、颜检、颜伯焘和颜以燠这三代人,无论史实真相如何,近二十年来他们被当作廉政教材广为传颂。颜容穆派下颜希深这支,自清乾隆年间希深公由贡生捐职山西太原府同知(正五品)以来,累世高官,至伯焘时已显颓势。连平颜氏的显赫地位继而由颜容穆派下颜希溥一支承接,自道光至民国,颜培瑚、颜钟骥、颜世清祖孙三代皆名重一时。对于连平人来说,颜世清是陌生的,甚至2000年版三修《连平颜氏族谱》也未记其名,但他在清末民初北京收藏界的地位相当于现在观复博物馆的马未都,与袁世凯、徐世昌、梁士诒等政界大佬亦多有交集。
1)据张鸣珂所著《寒松阁谈艺琐录》记载:“颜筱夏(钟骥,生于1840年),广东连平州人。家世贵盛,任封圻者数代。公由江西抚州府,累擢至浙江布政使。予初至豫章,谒公邸第,即蒙青睐。公善画花卉,书卷之气,溢于楮墨,兼能篆刻。公子世清,字韵伯,以道员分直隶,喜金石书画,收藏颇富,亦通六法。”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前后,老张到颜钟骥在南昌(豫章)的府第拜谒,这应该是他们初次相识,当时颜钟骥还是“盐运使衔道员用新授江西抚州府知府”,其子颜世清才15岁。张鸣珂于1908年80岁高龄去世时,颜世清已有很多书画类藏品了(收藏颇富)。
▲《寒松阁谈艺琐录》记载颜钟骥、颜世清父子
颜世清(1873-1928年),字韵伯,号寒木老人、瓢叟,室名寒木堂,寄居北京。因幼时得过病,腿脚不方便,故被人称为颜跛子。颜世清的去世时间应该是在1928年6月——据1928年8月14日的《新晨报》记载:“颜韵伯先生曾与吾论治印……今夏,先生病于酒,竟不获享大年,惜哉!”周肇祥与齐白石创办过文化艺术杂志《湖社月刊》,照牛排查到该刊在1929年元旦出版的合订本中曾记载:“颜世清,字韵伯,广东连平人。生有异禀,聪颖过人。在政界多年,而于文化提倡最力。善鉴别,喜收藏。北京之鉴赏家,收藏之多以先生为最。作山水以拙古称,盖取法于唐人也,意境之新颖足以代表其思想。本年六月,以疾卒,年仅五十有五,论者惜之。”
▲《湖社月刊》于1928年刊登的颜韵伯先生遗影
▲《湖社月刊》记载颜世清(颜韵伯,瓢叟)
2)《清史稿·颜伯焘传》的末尾把颜钟骥当成伯焘之子,此为大谬,根据道光版《连平颜氏宗谱》,两者实为侄孙关系(颜伯焘与颜炽是堂兄弟),其正确的源流世系为:颜振耀-颜秉元-颜子纯-颜容穆-颜希溥-颜尔梅-颜炽-颜培瑚-颜钟骥-颜世清。颜伯焘与颜培文1850年纂修道光谱时,颜世清尚未出生,此版手抄谱至少有两份,其一流入日本,另一流入美国“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已在网上广泛传播)。连平颜氏2000年三修族谱时,老谱“已经残缺不全”,“约五、六代人均无记载”,他们当时未必见过完整的道光谱,很可能也没联系到民国时迁往北京的颜世清一支,以致吊丁图里钟骥派下并无长子世清之名。
▲2000年版三修《连平颜氏族谱》记载颜钟骥
3)颜世清17岁时,父亲给他请了家教,据清代学者倪在田年谱记载:“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江西抚州府知府颜钟骥以书来聘,课其长子世清读,兼习例外文牍。”颜世清的艺术细胞与其祖、父一脉相承,其祖颜培瑚是道光辛丑科(1841年)进士,钦点翰林,曾任扬州、淮安知府(从四品),淮徐扬海兵备道,两任惠州丰湖书院山长,工诗词、书法;其父颜钟骥曾任刑部郎中,官至浙江布政使(从二品),工篆刻,善画花卉;照牛排觉得颜世清的书法水平胜于前代,许是因为有祖、父的影响,且得益于丰富的名家书画珍品资源,又有临摹借鉴的天赋。在雅昌艺术网,能找到他们祖孙三代书画作品的拍卖信息:
▲1873年颜培瑚(夏廷)行书镜片
▲1875年颜钟骥(筱夏)作花卉扇面
▲颜世清(瓢叟)致叶恭绰信札
4)上图末尾(左上角)的提示比较震撼:“寒舍有米书研山铭可玩,前年所得。”《研山铭》是北宋书法家米芾(1051-1107年)晚年的作品,曾入两宋宫廷。南宋理宗时,被右丞相贾似道收藏。此后,被元代书画鉴藏家柯九思、明代鉴藏家张丑收藏。清代雍正年间,被书画鉴赏家、四川成都知府于腾收藏。至上世纪二十年代,流落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至今尚有日本前首相犬养毅所题引首“鸢飞鱼跃”。所幸的是,研山铭已于2002年由国家文物局花2999万人民币购回,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颜世清收藏了历代众多名家书画碑帖珍品,其旧藏除米芾的《研山铭》外,还有董其昌的 《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等,最著名的当属苏东坡的《寒食帖》,详见此文《由苏轼<寒食帖>看颜世清的书画收藏》。1917和1920年,为了赈灾,颜世清和其他收藏家(完颜景贤、关冕钧、杨荫北、叶恭绰等)提供藏品,在北京中央公园举办两届“京师书画展览会”。之后在1922年,颜世清携130件书画作品赴日本举办“颜氏寒木堂书画展览会”。这些展览让日本人大开眼界,其后颜世清私藏的众多国宝级古书画作品相继卖给亲友或流失海外。
1920年《京师第二次书画展览会出品目录》,连平颜韵伯提供了70件古书画藏品
颜世清的收藏家邻居叶恭绰在《遐庵谈艺录》中说:“(颜世清)辛亥后隐居京师,藏珍尽散,有流出国外者,知者惜焉。”他在1941年题跋南宋佚名《溪山图卷》(现藏上海博物馆)时说“瓢叟晚年不克保其所有,其精品先后让之亲友……惜《寒食帖》已往东瀛矣……”
▲叶恭绰《遐庵谈艺录》谈苏轼《寒食帖》、黄庭坚《经伏波神祠诗卷》
5)变卖书画珍品,可能是生活所迫。据许礼平《 旧日风云·近世圆明园与<寒食帖>的人和事》说,颜世清享受奢华,又爱结交朋友,京津沪的朋友在他家做客,有时和外人协商也在他家进行。郑孝胥的日记曾透露,清政府外务部和外人非正式讨论东北铁路合资条约时,就曾借用颜的河北大宅。
郑孝胥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十九日日记——
邓孝先来谈,言明日入都,清帅欲令留京与各部接治,己意不愿,欲辞。……孝先曰:“倘议至累月,则吾负累益重,若何?”余曰“否。在津应设议事处,议事员应领薪水,何让之有?”孝先曰:“若是,则可来津。其议事处可借颜观察世清公馆,最便。宜请帅电借,彼必允诺。”余乃见清帅言之......
二月初三日日记——
清帅送余登舆,至火车站,同行者邓孝先、崔文征、徐启东、施伯安。九点过山海关,四点抵天津,金仍珠遣马车来,迎至河北大街颜公馆,乃长春道颜韵伯之别墅也。
照牛排注:颜公馆所在的河北大街,当年是天津最繁华处。天津三绝中的狗不理包子、耳朵眼儿炸糕的祖铺皆源于此。天津四大名园庆芳茶园、金声茶园、协盛茶园、袭胜茶园,后两家就是挨着河北大街的。
1923年,颜韵伯五十大寿时,还是改不了承平公子的特色。讷苍在《北京梨园谈往》一文中说——
······记得粤人颜韵伯(名世清,人呼曰颜瘸子)做五十整寿,在那园招名角演戏,请帖上注明某桌某号,而凭帖入场,按号就座。台前全仿从前团拜办法。金漆桌面六人一席,一概面向戏台。宴席由东兴楼备办,所请多系达官贵人(其地位较逊者,则不获列前排正面,因此尤招致一般的不满),岂能谨遵台命?座客零落参差,竟不成一个局面。颜颇难堪,遂以电话四处邀人,前往听戏。我亦在被邀之列,谢而未往,善“听蹭儿”者,闻之大快。
6)颜世清不是简单的收藏家,也是当官的好材料,足智多谋、善于攀附。颜世清是袁世凯洪宪帝制的吹鼓手之一,其所作为令人不齿,所以当年的记载多少有些负面。据说他早年捐了个道员,但因为腿瘸,开始并不受袁世凯的器重,于是多次贿赂袁的小妾,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慢慢成了袁的内参。1916年袁世凯病死后,颜世清精准预判徐世昌会出山上位。1918年,江苏人费行简(沃丘仲子)所著《徐世昌》记载——
颜世清,字韵伯,粤人。父钟骥,官浙江藩司。世清以副榜捐纳道员,分直隶。以跛,初不为世凯所重。乃夤缘袁妾,屡馈珍异,渐向用。世昌督东,特保授吉林西南路道。世清智计过人,能探取上官意旨,从而挟制之,俾其向己。当官慷慨敢任事,对人阴谋狡计,虽智者不能防。北洋派中未易才也,而以渔色奢纵,日拥厚资,恒恋恋天津,不欲他往,卑官亦不乐就,故数年来未获显用。然袁、段密谋亦问参末席,以师德礼事世昌。此次选举前,士诒亦尝就商世清,世清曰:“欲保存我辈地位,非先固结北军团体不可,欲固北军团体,必先统一皖、直两派。项城(袁世凯)死,能统一皖、直者,东海(徐世昌)外,无第二人。”士诒犹虑徐不就,世清谓东海久有言“时至必要,断不吝一出”,今北洋派将破裂,诚必要之时,何患不就?及士诒造谒徐,果如世清言,露自就意,将来财、交两部,或占一席,然科长参事则必不屈就也。
▲1918年费行简所著《徐世昌》记载颜世清
袁世凯比颜世清大14岁,但宣统年间袁世凯因“足疾”由卫辉迁彰德(河南安阳)“休养”时,回复时任吉林西南路道台颜世清的信却自称“愚弟”,称世清为“韵伯仁兄”,直到1911年7月才改称“韵伯仁弟”。连年龄都没搞清楚,他们俩似乎并不熟。
▲骆宝善、刘路生主编《袁世凯全集》记载袁世凯复颜世清函
▲袁世凯复颜世清函
▲袁世凯复颜世清函
颜世清曾任直隶总督袁世凯治下的直隶官报局总办、北洋洋务局总办、直隶总督署总文案、吉林西南路道员(又称道台,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正四品)。民国成立后,任直隶都督府外交厅厅长、北京大总统府军事参议、井陉矿务局督办、奉天巡按使署政治顾问、财政部印刷局局长、张家口税务监督、故宫古物陈列所的古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职。颜世清在北洋洋务局时,曾辑录《约章成案汇览》。诗作有《宜泉阁诗集》,不分卷,也未见印出,只是有钞本,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
1910年第2期《吉林官报》刊登的吉林西南路道颜韵伯观察
▲1916年,颜世清被授为上大夫,袁世凯高级顾问的角色
7)据说颜世清晚年找了一个和殷明珠一起出道的影星袁淡如作小老婆,颜氏身后萧条,全部收藏被售出抵债,连平县城前进一街有颜世清故居“观察第”(已被拆建)。曾国藩的小女儿曾纪芬(号崇德老人),嫁给了湖南衡山名门聂缉椝(仲方),之后迁到上海。而颜世清的大女儿颜宝航于1925年嫁给聂缉椝第11子聂其焌(据《崇德老人八十自订年谱》,聂其焌的生母为章淑人),也就是说连平颜氏与曾国藩间接成了姻亲。
颜世清有三个儿子,据颜宝航的孙女聂崇彬说,三舅公(颜宝航最小的弟弟)在香港政府做事,专门和那些民间机构、商家做协调,他为人谨慎,认识很多人(曾介绍香港企业家邱德根,为聂崇彬的母亲叶氏安排了银行的工作)。六十年代初时,韵伯幼子的家在汉口路(香港尖沙咀美丽都大厦附近),2014年左右101岁刚作古。十多年前,有个自称是颜世清孙女的人,回过连平。她原在海南岛工作,退休后跟小孩子生活,定居广州。
颜世清的某些后代在文革下放到江西时,顺便来过连平,90年代还曾回来拜祖。现在还有一支在上海(据宝航的外侄说,世清某子当年在上海的家比几个上海复兴公园还大),后来又迁到澳大利亚。颜世清还有个兄弟叫颜德清,他的后人颜庆芳现居澳大利亚悉尼,颜庆芬居上海(其后人居上海分为两家人,总人丁大概有60多人)。
往期回顾(戳下方标题):
州志-你不知道的雍正《连平州志》 | 揭秘连平起源之迷 |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的区别
牟爷是如何在连平白手起家的 | 《连平州志》卷之一:星野 | 《连平州志》卷之一:舆图
《连平州志》卷之一:八景图 | 连平新八景 | 建置1 | 建置2 | 建置3 | 建置4 | 建置5
《连平州志》卷之二:连平疆域、山川 | 连平风俗
《连平州志》卷之三:连平城池 | 连平公署 | CCTV央视《中国影像方志》连平篇
《连平州志》卷之四:连平学宫先贤先儒 | 祭礼祭品 | 冒籍 | 乡饮酒礼
《连平州志》卷之五:祀典-祭先农坛 | 祭关帝庙 | 贡赋1 | 贡赋2 | 贡赋3 | 贡赋4 | 贡赋5
《连平州志》卷之六:兵防1 | 兵防2 | 津梁 | 秩官 | 选举 | 貤封和乡饮宾
《连平州志》卷之七:人物,宦迹.武绩.人瑞.德量.义略 | 孝行.方正.耆硕.善行.耆寿 | 列女.贤母.寿母
《连平州志》卷之八:物产 | 古迹·寺观.坟墓 | 祥异.饥荒.旱涝.兵事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内管岩石壁记/征浰头祭文/蒙泉记 | 艺文2,鼎建州治碑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3,修岩坡路碑记/重修三多桥记/捐修葫芦峒山路序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4,文山二女墓记/宋故丞相文信公二女墓铭/祭文烈女双正墓文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5,重修州城记/连平州明伦堂记/重建城隍庙记/祝圣寺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6,牟公祠堂记/重修牟公祠序/牟公祠聚元会序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7,连平形胜记/圣迹岩记 | 艺文8,建立义学碑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9,待赠若周何公传(何多才) | 艺文10,黄玫石先生传(黄志正)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1,曾得忠、王问臣合传 | 艺文12,何母颜孺人传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3,刘正烈传、墓、亭 | 艺文14,叶烈妇传
《连平州志》卷之十:诗1,牟应受的诗 | 诗2,何深的诗 | 诗3,颜希圣的诗 | 诗4,连平杂诗
族谱-上坪谢氏历次修谱时间 | 上坪谢氏明清老族谱 | 复渊公迁居上坪的时间
连平上坪谢氏的字辈 | 连平上坪谢氏家约(家训) | 仲辉公的兄弟 | 俊玮公派贤达
上坪谢氏七修谱错漏存疑 | 朝位公文武世家 | 从小水外迁的朝佳公后裔 | 岭下懋年公记
祠堂-上坪谢氏大宗祠历次修缮时间 | 上坪谢氏复渊公祠八修记 | 福珍、福颙公祠及洞主庙 | 上坪四角楼
仲富、仲贵公后裔祠堂分布 | 辉公后裔祠堂分布 | 南逸(俊玮)公祠重修记 | 朝应公祠始建年代初探
俊芳公后裔祠堂分布 | 俊璇公后裔祠堂分布 | 瑄公后裔祠堂分布 | 琪公后裔祠堂分布
连平颜氏府第分布 | 消失的连平学宫 | 消失的福音堂(连平中学前身)
连平谢氏八房祠(芝兰书室) | 连平上坪黄坑屋谢氏诚文公祠 | 2023年连平上坪谢氏祠堂进伙回顾
乡土-连平州城大小及攻城纪事 | 连平历年水灾 | 连平妇女(1946年 | 1928年) | 上坪三洞村办学记
连平革命斗争史 | 神枪手谢泮飘 | 黄埔县长谢静生 | 扬州起义何健生 | 颜伯焘厦门抗英及革职返乡
连平颜氏谁的官衔最高 | 忠信榕树下何氏 | 上坪大事记 | 上坪古代名人录 | 清代武举谢辉扬
下坪文魁丘庄 | 连平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中国高考状元现状) | 连平中学史 | 忠信中学史
蒙泉公剿匪往事 | 大湖寨的翰林曾冠英 | 上坪民意“镇长”谢朝佩 | 颜世清(书画收藏)、颜宝航
连平人民医院首任院长翁润苍 | 缅怀上坪古坑人谢开育 | 连平上坪祠堂文化简述 | 连平客家山歌
连平上坪客家锣鼓(锣鼓乐谱) | 连平过年(春节)风俗 | 十二月节索民谣 | 上坪老八盘 | 上坪粽子
连平上坪西禅寺 | 上坪谢氏十三景 | 下坪八景 | 上坪水口桥的来历 | 上坪街老照片 | 鹰嘴蜜桃史
连平电影院放映史 | 连平丧葬习俗 | 辉公墓(21年 | 24年) | 文龙公历代祖墓考 | 上正继诚公考略
朝征公墓 | 贵东市兴衰 | 新屋厦枫杨古树 | 颜宣甫“重游泮水”
颜检墓的现状和修造故事 | 明代顺阳王朱有烜墓出土记 | 安徽宏村游记 | 后收藏时代 | 上莞圣旨牌匾
本文出自【照牛排考古】博客,文章不定期更新,转载请以链接的形式注明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http://www.zhaoniupai.com/kaogu/archives/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