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

1970年代梅州五华琴江改道工程

  最近照牛排查找新丰县的锁眼卫星地图,暂未找到,但在辨别地图位置时有意外收获——在一张美国利用锁眼卫星拍摄于1973年12月的五华县卫星地图上,我发现当时的琴江河道与今天有多处明显的差异,原来绕着3个村(五华县横陂镇西湖村油塘、水寨镇协和村白石洋上坝村)流过的的琴江,被裁弯取直,查阅《五华县志》可知琴江在人定胜天的六七十时代被“爆改”过。

五华县琴江卫星地图对比1973VS2022.jpg

五华县琴江卫星地图对比 1973 VS 2022

  琴江发源于河源市紫金县,有南琴江、北琴江两支,南琴江自西南流向东北为正源。南北两琴在五华县琴口村相汇,成为琴江,流经五华梅林、安流、横陂、水寨。在大坝镇大湖村与龙川来的五华河交汇,并在兴宁市水口镇与宁江汇合,成为梅江。梅江与福建来的汀江在梅州大埔汇合,成为韩江,继续向东南流经潮汕地区,最终注入南海

  据1991年的《五华县志·大事记》记载,1975年5月17日,琴江下游改河工程动工。翌年5月,油塘→白石洋新河道通水;1977年5月,上坝段新河道通水;1982年5月,改河工程基本完工,总投资942万元投工627.2万个。缩短河道6.9公里,可扩大耕地、鱼塘、基建用地面积3070亩,防洪受益农田2.1万亩。因急于通水,新河道宽度和深度未达设计要求,遗留尾巴较大。

琴江环绕着流过五华县水寨镇上坝村.jpg

1973年琴江改河之前环流上坝村

  我大致量了一下,在琴江改道之前,琴江绕着流过水寨镇上坝村的河道长度约为4公里,截弯取直后只有1公里。在拦腰斩断的旧河道上兴建了华新中学、人民公园、五华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公路和楼盘。油塘、白石洋段河道长度,也由4.6公里缩减至2公里。

琴江改道后的上坝村.jpg

琴江改道后的上坝村

  琴江下游改河工程,包括油塘、白石洋、上坝3处河段。1966年,对油塘、白石洋段进行地形测量和社会经济调查,提出改河方案,并组织近千名民工安营扎寨,在白石洋破土动工,不久即停工(在1973年的航拍图中,白石洋东南侧似乎有当年动工的痕迹,见下图)。1970年,省、地派员再行勘测,将该工程定为防洪、灌溉、发电、扩大耕地面积综合利用工程,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峰流量3852立方米每秒,河道纵比降1:1500,河底宽150米,排水建筑物10年一遇。由地、县有关领导组成“琴江下游治河工程领导小组”,从县直属机关、厂矿抽调12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施工管理。

1973年12月的白石洋和油塘.jpg

1973年琴江改河前的白石洋和油塘

  琴江改道之前,河道宽窄不一,弯弯绕绕,而且淤泥堆积,在汛期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解放后五华县曾多次修建防洪堤坝,也遭遇过多次严重的洪灾,尤其是1960年及1970年的水灾。

琴江改道后的白石洋和油塘.jpg

琴江改道后的白石洋和油塘

  另据《五华县志·水利》的记载,1975年5月7日,琴江改河工程3段同时动工,有2万多民工参加(从全县16个公社抽调劳动力)。9月改为分两期施工,第一期是油塘、白石洋段,民工减至万余人,1976年4月中旬新河道通水。第二期是上坝段,同年8月15日集中力量施工,1977年5月上旬新河道通水。省水电厅曾派驻23名灌溉方面的技术员‌,生态修复方面采用了华南农学院的植被方案。在五华人的诗作中可见当年十万工农治琴江的场景:

  西江月·琴江改河,1976年李旭元作于上坝改河工地指挥部

  山炮震天动地,工场人涌车忙。千军万马战穷岗,治理琴江恶浪。

  胸有雄心一颗,肩挑赤土千方。改河民众劲头强,现代愚公形象。

  为了减少工程量,斩山河段,河底宽改为130米。整个工程至1982年5月告一段落,历时7年,搬石山12座,筑堤7条8.7公里,建涵闸8座、电排站4个,动用耕地848亩,移民161户919人,完成土方232.1万立方米、石方184.9万立方米,耗资941.4万元(其中国家拨款316.5万元),投入劳动力440.2万个工日,使河道缩短6.9公里。

  因资金不足、急于求成,新河道的宽度和深度均未达到设计要求,以致影响通航和防洪效益。琴江改河工程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河道硬化导致地下水补给减少,80年代曾花几百万进行后期维护。但不可否认的是,该工程防洪捍卫耕地2.1万亩,减轻内涝5000亩和附城的洪水威胁,改善农田灌溉1.43万亩,获旧河床滩地水面3070亩(照牛排注:本段的记载与同一本县志大事记有出入,仅供参考)。

往期回顾(戳下方标题):
  州志-你不知道的雍正《连平州志》揭秘连平起源之迷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的区别
    牟爷是如何在连平白手起家的《连平州志》卷之一:星野《连平州志》卷之一:舆图
    《连平州志》卷之一:八景图连平新八景建置1建置2建置3建置4建置5
    《连平州志》卷之二:连平疆域、山川连平风俗
    《连平州志》卷之三:连平城池连平公署CCTV央视《中国影像方志》连平篇
    《连平州志》卷之四:连平学宫先贤先儒祭礼祭品冒籍乡饮酒礼
    《连平州志》卷之五:祀典-祭先农坛祭关帝庙贡赋1贡赋2贡赋3贡赋4贡赋5
    《连平州志》卷之六:兵防1兵防2津梁秩官选举貤封和乡饮宾
    《连平州志》卷之七:人物,宦迹.武绩.人瑞.德量.义略孝行.方正.耆硕.善行.耆寿列女.贤母.寿母
    《连平州志》卷之八:物产古迹·寺观.坟墓祥异.饥荒.旱涝.兵事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内管岩石壁记/征浰头祭文/蒙泉记艺文2,鼎建州治碑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3,修岩坡路碑记/重修三多桥记/捐修葫芦峒山路序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4,文山二女墓记/宋故丞相文信公二女墓铭/祭文烈女双正墓文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5,重修州城记/连平州明伦堂记/重建城隍庙记/祝圣寺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6,牟公祠堂记/重修牟公祠序/牟公祠聚元会序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7,连平形胜记/圣迹岩记艺文8,建立义学碑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9,待赠若周何公传(何多才)艺文10,黄玫石先生传(黄志正)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1,曾得忠、王问臣合传艺文12,何母颜孺人传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3,刘正烈传、墓、亭艺文14,叶烈妇传
    《连平州志》卷之十:诗1,牟应受的诗诗2,何深的诗诗3,颜希圣的诗诗4,连平杂诗
  族谱-上坪谢氏历次修谱时间上坪谢氏明清老族谱复渊公迁居上坪的时间
    连平上坪谢氏的字辈连平上坪谢氏家约(家训)仲辉公的兄弟俊玮公派贤达
    上坪谢氏七修谱错漏存疑朝位公文武世家从小水外迁的朝佳公后裔岭下懋年公记
  祠堂-上坪谢氏大宗祠历次修缮时间上坪谢氏复渊公祠八修记福珍、福颙公祠及洞主庙上坪四角楼
    仲富、仲贵公后裔祠堂分布辉公后裔祠堂分布南逸(俊玮)公祠重修记朝应公祠始建年代初探
    俊芳公后裔祠堂分布俊璇公后裔祠堂分布瑄公后裔祠堂分布琪公后裔祠堂分布
    连平颜氏府第分布消失的连平学宫消失的福音堂(连平中学前身)
    连平谢氏八房祠(芝兰书室)连平上坪黄坑屋谢氏诚文公祠2023年连平上坪谢氏祠堂进伙回顾
  乡土-连平州城大小及攻城纪事连平历年水灾 | 连平妇女(1946年1928年) | 上坪三洞村办学记
    连平革命斗争史神枪手谢泮飘黄埔县长谢静生扬州起义何健生颜伯焘厦门抗英及革职返乡
    连平颜氏谁的官衔最高忠信榕树下何氏上坪大事记上坪古代名人录清代武举谢辉扬
    下坪文魁丘庄连平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中国高考状元现状) | 连平中学史忠信中学史
    蒙泉公剿匪往事大湖寨的翰林曾冠英上坪民意“镇长”谢朝佩颜世清书画收藏)、颜宝航
    连平人民医院首任院长翁润苍缅怀上坪古坑人谢开育连平上坪祠堂文化简述连平客家山歌
    连平上坪客家锣鼓锣鼓乐谱) | 连平过年(春节)风俗十二月节索民谣上坪老八盘上坪粽子
    连平上坪西禅寺上坪谢氏十三景下坪八景上坪水口桥的来历上坪街老照片鹰嘴蜜桃史
    连平电影院放映史连平丧葬习俗 | 辉公墓(21年24年) | 文龙公历代祖墓考上正继诚公考略
    朝征公墓贵东市兴衰新屋厦枫杨古树颜宣甫“重游泮水”
    颜检墓的现状和修造故事明代顺阳王朱有烜墓出土记安徽宏村游记后收藏时代上莞圣旨牌匾


本文出自【照牛排考古】博客,文章不定期更新,转载请以链接的形式注明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http://www.zhaoniupai.com/kaogu/archives/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