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颜希深:24岁的泰安知府

  1)所谓的“官箴”文化,无论书上还是网上,也不管史实如何,近几十年宣传的够多了,照牛排从未在公众号上专文写,今天也不写。回到前几天的疑惑,清代的贡生并不稀奇,连举人都不算,为何颜希深的仕途能走那么远,并带起颜氏家族几代人走入仕途?

  2)颜希深的能力和情商,是毋庸质疑的,否则也不可能做到正二品兵部左侍郎。但这只是为官的基本条件,历史上并不缺乏能力强、情商高的聪明人,历史选择他肯定有其它原因。

颜希深年表.jpg

颜希深年表

  3)颜希深的入仕起点很高,20岁就已经是山西太原府的同知(正五品),同知是知府的副手,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与直隶州的知州平级。按正常的套路,一般要先参加科举考试,考个监生、贡生、举人、进士之类的,才有资格当官。所以,明清时有很多贫寒子弟一辈子都耗费在科举考试上。现在也一样,高中学历连公务员都不让考,很多端茶倒水的职位都要求大专甚至本科起步。20岁在现代可能是个不太开窍的大学生,古人比较早熟,即便如此,颜希深也是走了捷径的,他比54岁才当上武定直隶州知州的何多学少奋斗24年。

康熙至道光年间,不由正途入仕的高官.jpg

康熙至道光年间,不由正途入仕的高官

  4)卖官鬻爵在清代是合法的买卖,清政府想搞收入,土豪又想当官,一拍即合,明码标价,捐纳制度与科举制度在清代并行。富裕的地主和商贾,不必按科举套路出牌,可以捐官入仕,颜希深的五品同知,即由捐纳而来。据《清史稿·列传119》记载:“颜希深(1729-1780年),字若愚、濬溪,号静山,广东连平州人。入赀授山西太原同知。累迁山东泰安知府。”据乾隆48年(1783年)的《太原府志·职官》记载:“颜希深,贡生,乾隆14年(1749年)任。”目前绝大多数史料,都是从太原同知开始介绍颜希深的,至于同知以前,野史及《清史稿》、《清实录》这类正史的记载都语焉不详。

《清史稿》记载颜希深.jpg

《清史稿》记载颜希深

乾隆版《太原府志》记载颜希深.jpg

乾隆版《太原府志》记载颜希深

1751年,乾隆诰封颜希深之父颜容穆为奉政大夫.jpg

1751年,乾隆诰封颜希深之父颜容穆为奉政大夫

  5)从地方贡入京城国子监读书的生员(秀才)称为贡生,贡生有很多种(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榜贡、例贡),身份较低的是例贡,完全由生员援例捐纳而取得贡生资格,不算正途。清人朱彭寿在《旧典备征》里记载颜希深是“附贡生”,附贡是例贡的一种,也是买来的。连平颜氏、连平何氏与连平州的历史一样悠久,自明末颜振耀开基,传到第三代始有颜子纯出任长宁县训导,颜希深是第五代,立基百年积累一些田产家资也正常,如果说颜希深小时候家境并不好,后来何以捐纳贡生和同知?

宣统元年福建水灾时,花43两由俊秀捐纳文监生.jpg

正实收-1909年福建水灾筹款,捐纳43两由俊秀文监生

  6)乾隆18年(1753年),24岁的颜希深已被擢升为山东泰安知府(从四品),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听着有点像23岁就做军长的林彪,26岁就做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总理。从同知到知府,只花了4年时间,中间发生了什么?有资料说,初任山西太原同知时,赶上乾隆皇帝到山西五台山朝圣,颜希深奉命办理行营事务,因“毫不扰民”而得到皇帝点赞。乾隆曾经6次西巡五台山,时间分别为1746年9月、1750年2月、1761年2月、1781年2月、1786年2月、1792年2月,颜希深与乾隆的首次交集可能是在1750年,照牛排暂未找到正史记载,不知是否属实。

乾隆版《泰安府志》记载颜希深.jpg

乾隆版《泰安府志》记载颜希深

  7)颜希深在泰安知府任上颇有政绩,《清史稿》上说他“建考棚、书院,清察征漕浮收诸弊。高宗东巡,召对,褒以‘他时可大用’。”清高宗乾隆皇帝曾经6次南巡,时间分别是1751年、1757年、1762年、1765年、1780年、1784年,第2次巡幸江南时路过山东,又被颜希深赶上了,受到乾隆的亲切接见和褒奖。一句“他时可大用”,为颜希深以后的仕途埋下了伏笔,扫除了障碍,此后颜希深也确实是顺风顺水,直到1780年逝世,好在乾隆待机时间足够长——乾隆两腿一蹬尸骨未寒,生前位极人臣的和珅被嘉庆赏了一条白绫。照牛排考古 www.ZhaoNiuPai.com/KaoGu

1760年,已调任省会济南知府的颜希深为《泰安府志》作序.jpg

1760年,已调任省会济南知府的颜希深为《泰安府志》作序

  8)颜希深之母何氏擅自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的故事,照牛排在正史中也没找到相关的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甚广。最早的野史记载,可能来源于清代陆以湉的史料笔记《冷庐杂识》描写的颜中丞,感叹颜希深家族所受恩宠之深——

  连平颜瀞亭中丞希深,乾隆时,官平度知州。因公事在省,适遇大水,民皆登城避水,太夫人命速发仓谷,尽数赈饥,为上官所劾。上谕:“有此贤母好官,为国为民,权宜通变,该抚不加保奏,翻加参劾,何以示激劝?”乃即擢知府,母予三品封衔。后官至巡抚。子检,由拔贡官至直隶总督,迁漕督。孙伯焘,由翰林官至浙闽总督。历考前史,擅发仓廪赈民者,间或蒙朝廷嘉奖,从未有褒宠优隆若是者。幸得遭遇圣朝,膺兹异数,而天之所以报施者亦至矣!

陆以湉《冷庐杂识》记载颜希深.jpg

陆以湉《冷庐杂识》描写颜希深

  到了民国24年(1935年),汪道鼎在其《坐花志果》一书中罗列了很多因果报应的故事,劝人从善,其中就描写了颜太夫人(颜希深之母何氏)发常平仓谷赈济乡民的故事。颜母的形象自此更加生动了,并把之后颜希深被屡屡升职,其子颜检、孙颜伯焘和颜以燠官至总督的功劳都归因于颜太夫人积善所致——

  颜瀞甫中丞,初知山东平度州,廉明慈惠,有古循吏风。其太夫人就养于署,每以仁爱训其子。乾隆某年五月,中丞以事晋省,州境忽发大水,漂没庐舍无算,乡民逃窜人城者数万口。而水愈涨盛,城不没者三版。乡民无所得食,号哭之声震动天地,官吏束手,无可为计。太夫人闻之,遽令发常平仓谷,以赈饿者。幕中友不可,曰:“是须申请待报后行,且官不在署,谁敢擅动者?”太夫人闻之,咈然日:“常平谷本以备缓急,今数万人嗷嗷待哺,若必待报而行,不皆成饿殍乎?吾家颇殷实,若上司以擅动见责,倾产尚足以偿。倘虑吾儿有异言,老人一人承之,无预诸君事。”立命请教佐各官至,亲出告之,各官咸吐舌不敢言……中丞于省中得报,急驰归,入署,幕友辈以发粟事告,中丞笑曰:“吾母所办极当,速为我具稿据实通禀,我即专人回籍变产,以便赔补,诸君无患也……”

汪道鼎《坐花志果》描写颜太夫人.jpg

汪道鼎《坐花志果》描写颜太夫人

  同年,蔡东藩在其《清史通俗演义》里,也提到此事,逐渐离谱,但故事很精彩,人们津津乐道,此时颜希深成了济宁知州。我查过道光29年(1849年)的《平度州志》,从乾隆13年至32年(1748年到1767年),也就是颜希深出任江西布政使(从二品)之前,未曾担任平度知州。我也查过咸丰9年(1859)的《济宁直隶州志》,在1748至1762年之间,也就是颜希深出任四川按察使(正三品)之前,也没当过济宁知州。这说明,颜母开仓放粮之事,可能是出于善意的演绎,多少是有些水份的。

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描写颜希深.jpg

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描写颜希深

  9)颜希深官运亨通,动静太大,这条路走通了,后世就有了为官的资源和传统,逐渐形成一种家风传承。个人若有能力,又可以拼爹,按图索骥,不显贵都难。能力不济者,也能捐个一官半职。

往期回顾(戳下方标题):
  州志-你不知道的雍正《连平州志》揭秘连平起源之迷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的区别
    牟爷是如何在连平白手起家的《连平州志》卷之一:星野《连平州志》卷之一:舆图
    《连平州志》卷之一:八景图连平新八景建置1建置2建置3建置4建置5
    《连平州志》卷之二:连平疆域、山川连平风俗
    《连平州志》卷之三:连平城池连平公署CCTV央视《中国影像方志》连平篇
    《连平州志》卷之四:连平学宫先贤先儒祭礼祭品冒籍乡饮酒礼
    《连平州志》卷之五:祀典-祭先农坛祭关帝庙贡赋1贡赋2贡赋3贡赋4贡赋5
    《连平州志》卷之六:兵防1兵防2津梁秩官选举貤封和乡饮宾
    《连平州志》卷之七:人物,宦迹.武绩.人瑞.德量.义略孝行.方正.耆硕.善行.耆寿列女.贤母.寿母
    《连平州志》卷之八:物产古迹·寺观.坟墓祥异.饥荒.旱涝.兵事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内管岩石壁记/征浰头祭文/蒙泉记艺文2,鼎建州治碑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3,修岩坡路碑记/重修三多桥记/捐修葫芦峒山路序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4,文山二女墓记/宋故丞相文信公二女墓铭/祭文烈女双正墓文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5,重修州城记/连平州明伦堂记/重建城隍庙记/祝圣寺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6,牟公祠堂记/重修牟公祠序/牟公祠聚元会序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7,连平形胜记/圣迹岩记艺文8,建立义学碑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9,待赠若周何公传(何多才)艺文10,黄玫石先生传(黄志正)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1,曾得忠、王问臣合传艺文12,何母颜孺人传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3,刘正烈传、墓、亭艺文14,叶烈妇传
    《连平州志》卷之十:诗1,牟应受的诗诗2,何深的诗诗3,颜希圣的诗诗4,连平杂诗
  族谱-上坪谢氏历次修谱时间上坪谢氏明清老族谱复渊公迁居上坪的时间
    连平上坪谢氏的字辈连平上坪谢氏家约(家训)仲辉公的兄弟俊玮公派贤达
    上坪谢氏七修谱错漏存疑朝位公文武世家从小水外迁的朝佳公后裔岭下懋年公记
  祠堂-上坪谢氏大宗祠历次修缮时间上坪谢氏复渊公祠八修记福珍、福颙公祠及洞主庙上坪四角楼
    仲富、仲贵公后裔祠堂分布辉公后裔祠堂分布南逸(俊玮)公祠重修记朝应公祠始建年代初探
    俊芳公后裔祠堂分布俊璇公后裔祠堂分布瑄公后裔祠堂分布琪公后裔祠堂分布
    连平颜氏府第分布消失的连平学宫消失的福音堂(连平中学前身)
    连平谢氏八房祠(芝兰书室)连平上坪黄坑屋谢氏诚文公祠2023年连平上坪谢氏祠堂进伙回顾
  乡土-连平州城大小及攻城纪事连平历年水灾 | 连平妇女(1946年1928年) | 上坪三洞村办学记
    连平革命斗争史神枪手谢泮飘黄埔县长谢静生扬州起义何健生颜伯焘厦门抗英及革职返乡
    连平颜氏谁的官衔最高忠信榕树下何氏上坪大事记上坪古代名人录清代武举谢辉扬
    下坪文魁丘庄连平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中国高考状元现状) | 连平中学史忠信中学史
    蒙泉公剿匪往事大湖寨的翰林曾冠英上坪民意“镇长”谢朝佩颜世清书画收藏)、颜宝航
    连平人民医院首任院长翁润苍缅怀上坪古坑人谢开育连平上坪祠堂文化简述连平客家山歌
    连平上坪客家锣鼓锣鼓乐谱) | 连平过年(春节)风俗十二月节索民谣上坪老八盘上坪粽子
    连平上坪西禅寺上坪谢氏十三景下坪八景上坪水口桥的来历上坪街老照片鹰嘴蜜桃史
    连平电影院放映史连平丧葬习俗 | 辉公墓(21年24年) | 文龙公历代祖墓考上正继诚公考略
    朝征公墓贵东市兴衰新屋厦枫杨古树颜宣甫“重游泮水”
    颜检墓的现状和修造故事明代顺阳王朱有烜墓出土记安徽宏村游记后收藏时代上莞圣旨牌匾


本文出自【照牛排考古】博客,文章不定期更新,转载请以链接的形式注明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http://www.zhaoniupai.com/kaogu/archives/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