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平建州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镇压和管控明朝末年日益频繁的农民起义,甚至一度把河源、和平两县划入连平州的管辖范围,以便于居中进行军事调度和指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济棠治粤时,连平修建英翁连公路、和平修建忠定公路,并架设长途电话,最初也都是出于军事目的——1929年时任连平县长陈定策呈报民政厅,说连平“素称匪盗出产之区,地方异常苦瘠,为治标计,非先求便利交通不为功……”不仅修路,还积极响应东区绥靖公署的命令,早在1929年9月就已经架设好连平城至忠信墟、河源顺天墟、和平绣缎墟、新丰马头墟的电话线路,广东建设厅长邓彦华训令河源、新丰、和平县长限期架设长途电话,以与连平电话线路接驳。
▲广东建设厅长邓彦华命令河源、新丰、和平架设长途电话
2)连平县第一条长途电话线,早在1928年8月就已开始规划和筹款,比周边的河源县、新丰县、和平县都要早,照牛排认为这与当时连平尤其是上坪的匪情(谢火云时代)多少是有些关系的。据2001年的《连平县志》记载:“民国18年(1929年)6月17日,开始架设由连平县城至长吉(隆街)、忠信及陂头等地的商民合办长途电话线路。同年7月1日,商民合办长途电话局成立。9月28日,连平县商民合办长途电话由县城至各区线路架设完毕,线路全长260里。”县志上还记载,连平电话局最初设立在县城群新二街傅家祠,当时安装了10门长途电话交换机。
▲《连平县志》记载连平最早的电话
3)连平最早的长途电话能打到哪里?据1934年陈元瑛著《广东两年来建设事业之回顾》,连平的长途电话由县城通到上坪墟、隆街百叟墟、忠信石塘水、陂头贵东墟。1934年7月时,连平县在行政上分为5个区(1惠化区,2上坪九连区,3长吉区,4忠信区,5银梅区),连平5个区的街上都已接通电话,尚未通到各家各户。在连平县外,长途电话线路通过忠信,理论上可以打到和平县电话总局、龙川老隆、江西定南,也能打到翁源南浦、新丰马头、河源顺天等地。
▲1934年连平与各县长途电话线路
▲1933年5月,新丰县长途电话架设完成,可接驳连平
▲1934年8月河源电话贯通五县,可接驳连平忠信墟
▲1936年和平县扩充长途电话,可接驳连平城及忠信墟
4)广东的长途电话原属军用电话,1933年陈济棠当局开始实施《广东省三年施政计划》,该计划要兴建153个项目,照牛排之前提到的西村水泥厂就是其中一个项目,长途电话也是。1934年时广汕无线电话总台设在省会广州,分台设在汕头和香港;有线电话总所也在广州,分所设在韶州、惠州,支所设在花县、增城、东莞、清远等地。当时广东全省94个县(包含现在的海南和香港)中,已经有70个县架设了长途电话,未通电话的县也在逐步架设电话线路。广东全省长途电话有四条干线,东路线由广州经惠州分达潮安与梅县,南路线由广州经廉江分达防城与徐闻,西路线由广州至广西苍梧,北路线由广州经曲江分达南雄与乐昌,复经英德分达连县。
▲1934年广东全省长途电话干线图
5)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上海电报总局投资28万元在广州兴办市内电话,由广州电报总局兼办,在广州设广东电话局,安装磁石式人工电话总机。电话作为一种洋玩意被引入广东,早期的电信设备和材料都是从国外高价购买(“我国虽一线一钉之微,亦须求外人供给”),并高薪请外国技师安装布线。30年代的广东民生凋敝,那时的电话线多使用14号阻力较大的铁线或铅线,而非欧美各国普遍采用的12号红铜线,所以通话声音质量比较差。电话线杆材料也参差不齐,有的用竹杆而非木杆,或直接架设在电报杆上。杆位距离有的是300尺(100米),有的800尺(267米)。线路多非沿着公路或河岸架设。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缺乏联络沟通设备(交换机之类),在1934年时,虽然广东省内约74%的县城已经架设了电话,但是除广惠、广清花、广韶等少数线路可通数县外,其余各县(包括连平)的电话都仅限于县内互打,打到外县听不清。
▲用蜂音机听测架空电缆内部损坏情形
▲广汕无线电话台机务室
▲1933年的真空管式长途电话机,由广东建设厅长途电话管理处主任胡翰庭发明,通话距离可达800华里,加上扩音机能打更远
▲1934年时的旧式电话、写字台式电话、自动电话
6)长途电话在广东的发展日新月异,起初各县之间无法互通,之后增加设备或架设专线解决了这个问题,30年代中后期陆续接通了省外长途电话,比如江西、上海、武汉、南京。民用电话的款式,最初那种需要摇曲柄并由电话局接线生转接的老式电话逐渐被淘汰,写字台式电话不用摇铃但仍需转接,最先进的自动电话无需摇铃也无需接线生,与现代电话差不多了。军用电话则是另一番场景(再电汤恩伯)。与此同时,美国和日本之间已经通过短波实现了国际长途电话。
▲1932及1937年粤贛长途电话接通
▲1936年底,沪粤无线电话正式通话运营,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吴铁城与黄慕松、曾养甫、余汉谋、宋子文等大佬测试长途电话,声浪十分清晰
▲1937年2月,粤汉电话开通
▲1937年春,京粤长途电话开始营业(早上7点至晚上11点,电话费每次5.5元),余汉谋、曾养甫、何应钦、马超俊等大佬测试长途电话
往期回顾(戳下方标题):
州志-你不知道的雍正《连平州志》 | 揭秘连平起源之迷 |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的区别
牟爷是如何在连平白手起家的 | 《连平州志》卷之一:星野 | 《连平州志》卷之一:舆图
《连平州志》卷之一:八景图 | 连平新八景 | 建置1 | 建置2 | 建置3 | 建置4 | 建置5
《连平州志》卷之二:连平疆域、山川 | 连平风俗
《连平州志》卷之三:连平城池 | 连平公署 | CCTV央视《中国影像方志》连平篇
《连平州志》卷之四:连平学宫先贤先儒 | 祭礼祭品 | 冒籍 | 乡饮酒礼
《连平州志》卷之五:祀典-祭先农坛 | 祭关帝庙 | 贡赋1 | 贡赋2 | 贡赋3 | 贡赋4 | 贡赋5
《连平州志》卷之六:兵防1 | 兵防2 | 津梁 | 秩官 | 选举 | 貤封和乡饮宾
《连平州志》卷之七:人物,宦迹.武绩.人瑞.德量.义略 | 孝行.方正.耆硕.善行.耆寿 | 列女.贤母.寿母
《连平州志》卷之八:物产 | 古迹·寺观.坟墓 | 祥异.饥荒.旱涝.兵事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内管岩石壁记/征浰头祭文/蒙泉记 | 艺文2,鼎建州治碑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3,修岩坡路碑记/重修三多桥记/捐修葫芦峒山路序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4,文山二女墓记/宋故丞相文信公二女墓铭/祭文烈女双正墓文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5,重修州城记/连平州明伦堂记/重建城隍庙记/祝圣寺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6,牟公祠堂记/重修牟公祠序/牟公祠聚元会序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7,连平形胜记/圣迹岩记 | 艺文8,建立义学碑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9,待赠若周何公传(何多才) | 艺文10,黄玫石先生传(黄志正)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1,曾得忠、王问臣合传 | 艺文12,何母颜孺人传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3,刘正烈传、墓、亭 | 艺文14,叶烈妇传
《连平州志》卷之十:诗1,牟应受的诗 | 诗2,何深的诗 | 诗3,颜希圣的诗 | 诗4,连平杂诗
族谱-上坪谢氏历次修谱时间 | 上坪谢氏明清老族谱 | 复渊公迁居上坪的时间
连平上坪谢氏的字辈 | 连平上坪谢氏家约(家训) | 仲辉公的兄弟 | 俊玮公派贤达
上坪谢氏七修谱错漏存疑 | 朝位公文武世家 | 从小水外迁的朝佳公后裔 | 岭下懋年公记
祠堂-上坪谢氏大宗祠历次修缮时间 | 上坪谢氏复渊公祠八修记 | 福珍、福颙公祠及洞主庙 | 上坪四角楼
仲富、仲贵公后裔祠堂分布 | 辉公后裔祠堂分布 | 南逸(俊玮)公祠重修记 | 朝应公祠始建年代初探
俊芳公后裔祠堂分布 | 俊璇公后裔祠堂分布 | 瑄公后裔祠堂分布 | 琪公后裔祠堂分布
连平颜氏府第分布 | 消失的连平学宫 | 消失的福音堂(连平中学前身)
连平谢氏八房祠(芝兰书室) | 连平上坪黄坑屋谢氏诚文公祠 | 2023年连平上坪谢氏祠堂进伙回顾
乡土-连平州城大小及攻城纪事 | 连平历年水灾 | 连平妇女(1946年 | 1928年) | 上坪三洞村办学记
连平革命斗争史 | 神枪手谢泮飘 | 黄埔县长谢静生 | 扬州起义何健生 | 颜伯焘厦门抗英及革职返乡
连平颜氏谁的官衔最高 | 忠信榕树下何氏 | 上坪大事记 | 上坪古代名人录 | 清代武举谢辉扬
下坪文魁丘庄 | 连平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中国高考状元现状) | 连平中学史 | 忠信中学史
蒙泉公剿匪往事 | 大湖寨的翰林曾冠英 | 上坪民意“镇长”谢朝佩 | 颜世清(书画收藏)、颜宝航
连平人民医院首任院长翁润苍 | 缅怀上坪古坑人谢开育 | 连平上坪祠堂文化简述 | 连平客家山歌
连平上坪客家锣鼓(锣鼓乐谱) | 连平过年(春节)风俗 | 十二月节索民谣 | 上坪老八盘 | 上坪粽子
连平上坪西禅寺 | 上坪谢氏十三景 | 下坪八景 | 上坪水口桥的来历 | 上坪街老照片 | 鹰嘴蜜桃史
连平电影院放映史 | 连平丧葬习俗 | 辉公墓(21年 | 24年) | 文龙公历代祖墓考 | 上正继诚公考略
朝征公墓 | 贵东市兴衰 | 新屋厦枫杨古树 | 颜宣甫“重游泮水”
颜检墓的现状和修造故事 | 明代顺阳王朱有烜墓出土记 | 安徽宏村游记 | 后收藏时代 | 上莞圣旨牌匾
本文出自【照牛排考古】博客,文章不定期更新,转载请以链接的形式注明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http://www.zhaoniupai.com/kaogu/archives/207.html